近日,浙商银行惠州分行营业厅内上演了一场无声的暖心服务接力,工作人员协助一名聋哑人士开通临时取现服务,最终助其完成取现操作,赢得了客户的点赞。
当天,一名男士匆匆步入浙商银行惠州分行营业厅后,急切地不断用手比划,始终未发出声音。大堂经理察觉到该客户可能是聋哑人士,立即用手语向其问好,并耐心询问业务需求。通过一番手语交流,大堂经理得知客户因银行卡状态异常无法紧急取现,便迅速启动特殊客户服务预案,开辟绿色通道将其引导至爱心窗口。
随后,爱心窗口服务专员通过手语,并借助液晶手写板与客户进行细致沟通,了解到客户持有的是其他银行的异地借记卡,他原本希望在ATM机跨行取现,但因银行卡状态异常未能成功。服务专员向客户解释,由于跨行权限限制,无法查询他行银行卡状态异常原因。但考虑到客户的急迫需求,服务专员临时充当“无声翻译员”,协助客户拨通了开户银行的客服热线。经开户行查询,该客户因手机号码异常被暂停非柜面业务。为此,浙商银行服务专员与开户银行充分沟通协调,协助客户通过视频连线完成身份核验,为其申请开通临时取现额度。
在解决客户资金需求的过程中,浙商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忘记金融风险防控,通过手语交流、书面沟通及查看佐证等方式,核实客户的资金来源及取现用途,确认无异常后协助其完成取现操作。业务办结后,该行工作人员还带领客户来到网点温暖驿站的“金融知识第二课堂”区域,开展“无声反诈课堂”,通过图文结合、手语教学和情景模拟等方式,传递反诈防骗、个人信息保护等金融知识。
离开网点前,客户用手语向该行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在意见簿上郑重写下:“我是聋哑人,我的卡不是你们这个银行的,但是工作人员很快帮我沟通解决问题,很感谢你们,很专业。”
简单的手势、质朴的文字,是客户对浙商银行真诚服务的无声赞许,也是浙商银行惠州分行深入践行“善本金融”的生动注脚。该行为特殊客群配备手语服务专员、爱心窗口、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建立“一站式”应急服务机制,通过个性化沟通方式和弹性服务流程,让金融服务不仅有专业深度,而且有民生温度。
撰文:黄淑华 刘光明宝
图片:浙商银行惠州分行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