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先生(化名)和林先生(化名)分别患上帕金森病6年和8年,如今,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药物治疗效果持续时间越来越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功能神经病区医生团队引入AI与机器人技术辅助电极精准植入大脑核团,完成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两位患者顺利恢复正常行走。
两名男子患帕金森病多年,行动困难生活不便
冯先生和林先生均年过50,是两位患帕金森病6到8年的病人。随着病程发展,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作为各自家庭的经济支柱,为了继续工作,冯先生和林先生不断增加服药的次数与剂量。虽然每天服用大量的帕金森药物,但服药后的缓解时间也越来越短。在无药效支撑的情况下,别说行走,就连从椅子上起来都十分困难,服药后药效仅能维持短短2个小时。
为了能够重新回到正常生活,冯先生和林先生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功能神经病区就诊。经过全面评估,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兼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何旭英教授、,副主任医师王墨和副主任医师卢健军一致认为,两位患者已符合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的手术指征,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AI+机器人辅助DBS手术,患者术后可轻松行走
为了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电极需要以零点几毫米的精度植入大脑特点的核团,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减轻患者痛苦,省二医的DBS手术都是在全麻下进行。然而,全麻恰恰会抑制大脑核团放电,使得医师不容易判断电极的精度。为了克服这个困难,省二医DBS团队引入了AI分析电生理信号技术,结合机器人辅助电极植入以及术中通过AI辅助电生理监测,确保电极准确植入,可以很好地实现医生手术方案和术后程控理念。
最终,冯先生和林先生先后顺利完成了这个手术,术后几天发现自己已可以轻松行走,以前身体上的各种束缚都消失不见了,经过数次程控,冯先生和林先生目前都已顺利回归正常生活。卢建军副主任医师提醒他们,DBS术后仍需定期复诊,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刺激参数调整以及药物方案的调整。恰逢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两人专程返院进行程控调整,并参与了医院举办的帕金森病科普活动。
帕金森病是一种目前无法根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1.7%。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的“蜜月期”后,往往会出现包括剂末现象、异动症等诸多运动并发症。若这些并发症经药物调整后仍无法有效控制,建议及早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避免出现严重致残的并发症。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通过在对应大脑核团精准植入电极后进行神经调控,可有效改善结束“蜜月期”后的帕金森病症状。不同的神经核团,在治疗效果上会有所不同。例如,丘脑底核优势在于耗电量小,可以减少服用药量;苍白球内侧核则对服药后出现的异动效果很好。
省二医功能神经病区已有多年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经验,目前已经采用先进的手术模式:全麻+机器人辅助+术中电生理AI处理联合多模态影像处理。较以往的局麻+框架下的电极植入,痛苦更少,手术时间更短,电极精度更高,手术效果更好。
省二医神经医学中心简介
神经医学中心结合了神经内外科综合优势,设有4个临床亚专科以及2个辅助专业组:脑血管病中心、神经重症亚专科、神经肿瘤亚专科、功能与神经免疫亚专科,辅助专业组: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康复专业组。现有编制床位184张,现有医、护、技术人员107人,其中正高10人,副高1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留学归国人员8人,博士后2人,博士15人,硕士17人。
在何旭英主任的带领下,近年来中心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分中心、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培训基地、中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联盟单位、中国帕金森联盟单位、中国功能神经外科联盟单位、中国抗癫痫协会二级癫痫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脊柱微创联盟单位等。
专家介绍
何旭英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兼脑血管病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脑血管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出血专业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脑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主要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病变等血管疾病的介入和手术治疗,掌握各种国际领先的脑脊髓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如密网支架植入术、覆膜支架植入术、静脉入路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脊髓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每年完成颅内及脊髓血管性疾病治疗近千台,大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神经内科:一号楼4楼(门诊),二号楼10-11楼(住院部)
卢健军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调控实验室
国际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协会(MDS)会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成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分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SCI及核心论文多篇;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擅长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全面综合治疗,长期从事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相关疾病和眩晕及平衡障碍相关疾病专病门诊,运动障碍疾病DBS术前评估及术后程控工作。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神经内科:1号楼4楼(门诊);3楼13楼(住院部)
王墨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现任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擅长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微创下治疗各种颅神经疾病,包括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球囊压迫和微血管减压术多种术式治疗三叉神经痛等;同时开展帕金森病、梅杰综合征的脑深部电极植入术,以及迷走神经刺激器、脊髓刺激器和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等神经调控手术。长期从事颅脑外伤工作,对各种颅脑外伤、颅骨修补、脑积水、颅内脓肿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神经外科:1号楼4楼(门诊);3楼13楼(住院部)
医院地址导航
琶洲院区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66号大院
地铁线路:地铁8号线赤岗站C1出口
公交线路:
· 赤岗总站:131A路、131B路、93路
· 赤岗站:130路、14路、184路、189路、226路、229路、239路、250路、252路、262路、264A路、270路、304路、37路、45路、583路、93路、B7快线、B7路、大学城3线、高峰快线6路
民航院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290号
地铁线路:白云公园地铁站D出口
七所门诊部:海珠区新市头路183号七所门诊部
地铁线路:地铁3号线/8号线客村站B出口
供稿 神经医学中心
内容编辑 融媒体中心蒙彦伶 詹婉丽
责任编辑 融媒体中心朱健
审核专家 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兼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何旭英
审核 融媒体中心黄怡辛
发布 融媒体中心周颖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