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有道|中山常住人口净增3.64万,释放哪些红利?

南方+

5月12日,中山公布《2024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统计公报”),披露过去一年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统计公报,2024年末中山全市常住人口449.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4万人。

健康的人口结构带来的发展活力是中山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这一红利总体上仍将持续,但也将发生一些变化。

增量人口占全省约5%:就业增、敢生娃

2024年,中山自2021年后常住人口数据再创历史新高,增量人口占全省约5%。尽管常住人口在全省仅排名第11位,但土地面积在全省倒数第二的中山人口密度已超过2500人/平方公里,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在全省保持最小,是城乡均衡发展与人口结构优化的“优等生”。

2024年年末中山常住人口及构成。

多年来,常住人口的增长为中山社会发展带来多个方面的积极变化。首先是持续释放的“人才红利”:根据统计公报,2023年、2024年,中山分别新增就业人员49065人、54972人,全省仅次于深圳、东莞的年轻人口结构,带来充沛的青春活力。

其次,出生人口数得到较好保持。2024年,中山全年出生率为8.33‰,略低于全省,但高于全国水平。2022年-2024年,中山连续三年新生儿数量都保持在3.5万以上,202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是三年来最高。

学前教育规模缩减,中小学资源仍然“抢手”

同时,中山人口结构的新变化也将改变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向。根据统计公报,2024年中山全市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学生5.72万人,与上年持平。而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则呈现动态变化: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3.47万人,下降11.3%;

小学在校学生38.43万人,增长1.6%;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73万人,增长7.6%。

结合往年数据,这三个数据可以说明不同年龄段教育资源配置所面临的不同局面。在学前教育方面,2023年中山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量出现了近10年来首次下降,2024年降幅扩大,在园幼儿数距2022年峰值数16.53万人已减少超过3万人。

由于在园幼儿数呈现“倒金字塔”型平移的特征,结合中山近年来新出生人口的趋势,学前教育规模将进一步缩小。

而在小学方面,2024年在校学生规模仍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较前几年放缓。不过,作为教育强市的中山近年来小学招生人数屡创新高,多年来呈现“小学招生人数高于本市对应适龄出生人口”的现象。

如,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23年中山小学入学招生人数为7.36万人,远高于2016年出生人口(4.45万)和2017年出生人口(5.93万)的平均水平。可见,中山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对于适龄学生存在“虹吸”现象,进一步优化中小学阶段教育资源配置,将有助于提升人口活力,延续人才优势。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编辑 朱晓宇 钟政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