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享受“医康养”融合式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南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白云分院揭牌、黄埔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授牌、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万博院区设计方案公布……最近,广州街坊收获多个好消息,一个个医疗优质项目下沉,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不久前印发的《广州市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也提出,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紧密型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机构覆盖率达90%。

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更便捷,未来医疗康养也有新去处。根据《广州市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广州到2035年将建成世界级珍稀温泉康养胜地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最近,广东龙城医院启用,让人们期待其医疗康养功能的发挥。

随着“百千万工程”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广州街坊既能在家门口就医看病,也能在山水间享受“医康养”融合式服务。

南方+分割线

不出街镇,享受便捷医疗服务

古婆婆(化名)的儿子终于可以放心去上班。罹患慢性肾脏病的古婆婆以往只能去三甲医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不仅路途远还需儿子请假陪同,现在古婆婆在社区医院就能使用机器自动透析,步行即可到达,实现了“透析不出街”。此外,腹透情况还能随时在手机端查询,家人无需过于牵挂家中老人。

患者一家生活的改善,得益于广州开展“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示范体系建设项目”。2022年起,广州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示范中心,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分中心,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试点,建立“1+3+19”三级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示范体系,探索建设单病种分级诊疗体系。

黄埔区联和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联和第二社卫中心”)率先“吃螃蟹”。“夜间透析,不影响白天上班或学习!”联和第二社卫中心内科主任庾建英说,联和第二社卫中心早在2022年就专门设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腹透病区,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来站点透析或居家透析。特别对于职场人、学生等身份的年轻患者来说,在家使用机器自动透析,避免了因频繁往返医院而中断学业、工作或社交,真正让治疗与工作、生活无缝衔接。

好用,更要患者用得起。庾建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社区医疗机构诊疗项目价格比三级医院低,比如“家庭腹膜透析治疗”在三级医院是425元/月,职工医保报销比例80%;社区医院是340元/月,报销比例却高达90%。

广州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创新单病种医联体新模式,这一探索也获得国际认可。南方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卓越案例”奖,不仅有广西、四川等地前来考察,还有来自柬埔寨、越南等国的友人专程来学习。

越来越多的病症,都可以在镇街诊治。再如,增城区石滩镇中心卫生院于去年成为全国唯一通过卒中中心认证的卫生院,这也是该院继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又一次通过国家级认证中心。2024年,广州84%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

优质医疗服务下沉街镇,让群众享便利,让家属少担心。

南方+分割线

捷报频传,优质医疗项目加速下沉

最近,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项目建到群众家门口。

5月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白云分院(以下简称“广医三院白云分院”)揭牌。现场,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鲍涵慧表示,此次合作是深化医联体建设的关键实践,期待广医三院白云分院紧紧依托广医三院的优质资源,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妇幼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群众满意的三级甲等医院。

作为拥有126年历史的“柔济”品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有全国首家市级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同时也是国家孕产妇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接下来,广医三院将以“管理同质化、服务一体化”为目标,助力白云分院提升医疗质量与管理效能。

白云区迎来优质医疗资源,番禺区也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5月10日,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与广东医科大学举行合作共建广东医科大学番禺何贤纪念医院框架协议签约活动。根据现场发布的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万博院区设计方案,该项目一期规划床位500张,预计2029年初投入使用。

作为番禺区“卫健50计划”核心项目之一,何贤纪念医院万博院区一期将有效缓解番禺中北部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同时,该院将全面引入智慧信息系统,深度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患者就诊效率和医院运营效率,打造“互联网+智慧医疗”新模式,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除了重点项目加速落地,现有医疗资源也“打包”下沉。

5月7日,黄埔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授牌仪式暨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广州开发区医院举行。该集团由广州开发区医院作为总医院,联合黄埔区中医医院、黄埔区妇幼保健院、黄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辖区内各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共21家医疗机构形成覆盖全区的分级诊疗网络。

目前,广州已规划覆盖11个区的18个城市医疗集团,形成了“省级医院引领、市级医院支撑、区级医院联动、基层机构参与”的网格化布局。在探索“低空经济+医疗”新模式上,去年黄埔就开通了广州首条常态化运行空中医疗快线,选取广州开发区医院西院区与南岗院区作为试点,利用无人机将诊疗技术服务能力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展。

一个个好项目加速落地,正造就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南方+分割线

更多选择,医康养激活青山绿水

广州街坊就医更方便,不断增长的医疗康养需求也有更多选择。

上个月,广东龙城医院在增城区中新镇启用,除了发布全球首个AI康复医院大模型,另一大亮点是该院与森林海旅游度假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共同发力康养产业,打造高端医康养综合体。

广东龙城医院总投资36.86亿元,由广州市和德汇浦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院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3.25万平方米,设置医疗床位1100张、护养床位600张、高端颐养1300床,共3000张床位,配置总价约3亿元的高端医疗、康复、健康管理和抗衰老现代化高尖设备,另有康养别墅48栋。

“我们以医疗康复为特色,森林海以文旅养生为特色,有很好的互补合作空间。”广东龙城医院董事长杨丽怀说,双方的合作将生态旅游与康养服务深度融合,丰富了康养中心的服务内涵,而医院的中医特色服务和多元化康养模式也将为康养中心增添文化魅力。

森林海旅游度假区位于相隔不远的派潭镇,作为增城区最热景点之一,其前身是一个废弃采石坑,通过“山、水、城、田、海”项目暨采石场整治复绿工程,由“生态包袱”变为“美丽资源”,并于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医院有技术,森林海有环境。”广东森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毅锋认为,双方的合作实现了医疗康养产业与生态资源的融合互惠,“我们计划联合推出一些产品,例如未来可先到龙城医院诊疗制定医疗方案,再到森林海的良好生态环境中进行理疗,而森林海的游客中有体检康养需求的,也可至龙城医院接受诊疗。”

医养结合的新趋势也出现在从化区。去年12月,广州天人山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签约,双方将共同打造集健康评估、睡眠监测与干预、康复训练于一体的综合健康管理中心。

根据《方案》,广州以项目为抓手,布局建设一批康养小镇、体育小镇,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全省示范项目,建成引领区旅游公路相关示范路段、最美增江游等标志性项目。

随着引领区“医、康、养”高地的打造,未来大湾区游客只需走进青山绿水间,即可一站式享受文旅、医疗和康养等服务。

采写:南方+记者 傅鹏

摄影:南方+记者 张冠军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片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