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期刊(侨刊)发展研讨会暨华裔杰出青年交流活动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来自广东省、福建省、湖南省、陕西省和香港、澳门地区的69家侨刊代表,以及暨南大学青年学生代表,以“凝聚湾区智慧,促进期刊(侨刊)发展,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展开研讨,共话侨刊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作为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之间的精神纽带,广东侨刊乡讯办刊历史超过百年,既是记录华侨文化历史和侨乡变迁的“活化石”,更是华侨华人舒缓乡愁的“集体家书”。
目前,全省150家侨刊乡讯发行覆盖17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海外侨胞3000万人,源源不断地将家乡的信息带给海外乡亲,焕发出跨媒介传播的活力,成为百年乡情的守望者与新时代的文化桥梁。
活动上,广东省侨联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获“侨刊发展特别贡献奖”。大会还为新一届广东省期刊协会侨刊委员会领导班子颁发聘书,《华夏》担任主任单位,《广州华声》《华文学苑》《时代潮人》《广府人》《中山侨刊》《惠州乡音》《肇庆侨刊》《白云侨讯》《深圳侨报》《敦睦侨刊》等10家侨刊任副主任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侯兴泉担任顾问。
“希望我省侨刊乡讯积极探索融合转型路径,继续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作用,以高效、精准且富有温度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广大海外侨胞深入感知祖国的繁荣与强大。”广东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钟日升说。
广东省期刊协会侨刊委员会主任、《华夏》杂志总编辑刘迪生作广东侨刊发展工作报告。他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侨刊采编人才的培养,组织策划侨界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的采写,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媒体的交流合作,团结引领全省侨刊人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
南方+记者 龚春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