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的“水果自由”,广东承包了!
广东荔枝即将上市,今年迎来好消息:粤东、粤西片区的荔枝预计总产量都接近百万吨;广州增城区今年的荔枝产量预计4.9万吨,优质率超80%。去年贵至一斤70元的荔枝,今年价格有望可以回归常态了。
此外,随着新一季东南亚水果进入成熟期,榴莲、山竹、椰子等热带水果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进口销售旺季。5月6日,总重1600余吨的泰国多个品种的榴莲抵达广州南沙口岸,并从这里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水果批发市场和超市。
榴莲、荔枝大增收,高端水果自由来了,一个月降价超30%!
广东,给“荔”
广东人的夏天,从荔枝开始。
“今年5、6月份一定要吃茂名荔枝。”日前,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三餐四季》广东篇,主持人王嘉宁在茂名高州柏桥种植园中,已经难掩对今年的“荔枝自由”的期待。
而在刚刚收官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定向赛中,漫山遍野的荔枝林,也给不少参赛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贵妃独爱荔枝,荔枝却偏爱广东,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出自广东。每年5月至7月,从雷州半岛的遂溪仙品荔,到粤西闻名千年的高州妃子笑,再到潮汕地区的雷岭乌叶荔枝,广东月月有荔枝“上新”,给予全国消费者每时每刻的甜蜜。
5月8日,走在中国荔枝博览馆的栈道上可以俯瞰一望无际的荔枝林。南方+记者 姚志豪 冯洁云 摄
广东不仅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水果大省。位于热带与亚热带交汇之地,广东孕育了众多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品种,成为广东农业的亮丽名片。
除了荔枝,每年都有数不胜数的水果,从广东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国内每3颗菠萝就有1颗产自广东;东南亚海运榴莲年年“抢鲜”大湾区;廉江红橙在泰国、新加坡、加拿大等海外国家“捞金”……
如同广东乡村里的玩笑话:每三颗国产水果,就有一颗来自广东阿伯的勤劳双手。
折腾“土特产”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千年前,文豪苏轼为岭南佳果写下了不朽名诗,也令广东荔枝深深刻印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中。
荔枝,非广东独有,却是广东最盛。作为全国最大的荔枝产区,广东属南亚热带和边缘热带气候,冬季短暂降温且极少霜冻,为荔枝树的花芽分化提供了适宜条件。雷州半岛至珠三角和潮汕一带的肥沃土壤,更为荔枝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每年的百万产量,是广东敢于吹响“中国荔枝季”的底气。
除了地理位置,广东荔枝的兴盛,也在于岭南儿女的“折腾”。
千禧年初,高州、阳西等地农户探索嫁接妃子笑、白糖罂等高附加值品种;2008年后,通过杂交技术孕育而生的“井岗红糯”“仙桃荔”“凤山红灯笼”等新品种抢占市场;2013至今,田头小站、液氮冻眠、鲜果加工、“AI管家”等新质生产力,让《长安的荔枝》中11天11夜的保鲜变为如今的四季皆可享有。
折腾完生产,广东人还着眼于市场。今年是广东荔枝大年,各主产区的整体成花率均超过90%。在广州从化,当地荔农开玩笑地说:“电线杆上都是荔枝花。”可见,丰收显著。
2020年5月20日,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果农在采摘荔枝。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价格低了,消费者开心,却不能苦了荔农们。对此,广东各产区以“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早早启动了产销对接工作。5月10日,高州率先打响“头炮”,举办了荔枝产销对接大会,一口气发布了十大给“荔”政策、采购指南、荔枝龙眼质量分级标准等数项助销举措,吸引全国各地200余家采购商达成约2600万公斤的采购意向,荔枝定制金额更是超过2900万元。
“我们都知道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高州。全国东南西北消费者有不同口味,这里总有一款适合你。”5月10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带队赴茂名高州采购荔枝,对今年的荔枝销售充满信心。
当前,各地正积极应对荔枝销售旺季的到来。湛江遂溪利用小红书平台,创新“果未熟而营销先火”的营销模式;茂名茂南区通过“古荔+电商”模式推动溢价销售,电商渠道覆盖超20省;广州增城区依托“订制水果”模式提前锁定订单,稳定销售渠道。
共享“甜蜜果”
水果爱广东,还在于这里开放的环境。
近日,超50吨海运泰国榴莲运抵南沙港三期码头,拉开了今年“榴莲季”的序幕。近期,泰国东部的榴莲集中上市,出口到我国的数量每日增加,预计5月中旬大量到货,届时价格将会下降。
之所以选择南沙港,是因为这里是我国内地最大的榴莲、车厘子进口港,最快仅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卸船、放行等流程。早在去年12月,来自智利的超一万吨的车厘子和近200吨的蓝莓就曾在南沙港“登陆”。
广州港南沙港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中国鲜榴莲主要自泰国进口。2022年以来,越南等其他东盟国家也开始对华出口鲜榴莲,不同产区的榴莲满足了中国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目前,广东3小时可通达东南亚主要城市,455条国际货运航线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港口,是东南亚等地区热带水果进入国内市场的“首站”。
此前,广州海关副关长黄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在南半球车厘子的新产季,“全国进口的每2颗车厘子,就有1颗是从南沙口岸进口的”。目前,广州已率先实现白云机场空港冰鲜水产品全项目“就地检”,南沙海港车厘子“快速验”等举措,推动白云机场的冰鲜水产品、南沙口岸的车厘子全年进口量都增加超过四成。
与世界共享“甜蜜”,既是对于广大消费者的福利,也满含中国农业贸易的智慧:在良性国际贸易中,实现共赢。广东通过多举措准入、进口各地区水果,让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各国农业也打开了中国市场。
“甜蜜”不止于线下。近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农产品电商市场发展洞察报告》,广东农产品电商销售连续六年全国第一。“十万电商卖荔枝”“中国农产品田头第一播”“十万村播叹广东”等等创新电商模式,通过广大农民的直播镜头,让全世界的消费力灌溉农业,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买到心仪的农产品,实现“水果自由”。
“水果自由”,承载着普罗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机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推进下,水果已从“看天吃饭”到“看市场而行”。其中,在岭南大地,从“枝头”到“舌尖”,处处有“自由”。
采写:话题研究员 韩安东
策划:张西陆 邢泽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