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

大开放 新格局
+订阅

00:35

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

5月12日下午,《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会上,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截至目前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其中企业超过83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对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具有重大意义。今年以来,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呈现回稳向好的势头。一季度全省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主要经济大省。

《若干措施》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包括12条措施:一是突出培育发展前沿赛道产业;二是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建强产业基金体系;四是大力开发应用场景;五是提升总部支持能级;六是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落户;七是落实用地保障;八是强化环保要素保障;九是大力招引创新创业人才;十是加强企业服务;十一是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十二是加大投资促进激励。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若干措施》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突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对特别重大的产业招引项目,结合产业特点依法依规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这些重点产业领域,广东已经有很好的基础,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发展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进一步夯实广东制造业当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

二是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实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省财政按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同时明确提出要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推动我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这些真金白银的惠企措施,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企业在广东发展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三是进一步加码外资支持政策。在去年我省已出台新一轮外商投资激励政策的基础上,《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等支持政策,对属于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的跨国公司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人民币资助,对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再叠加给予最高5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这将进一步完善我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体系,切实增强外商投资信心。

四是突出对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支持。在产业投资上,明确提出全省统筹资源整合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着力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在项目落地上,明确提出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全面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三证齐发”,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明确加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优化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在人才招引上,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实行“一人申请,全家落户”等支持政策。在企业服务上,明确提出建立“管招商、管项目、管企业、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在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上,明确提出对在粤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严禁利用行政、司法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这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措施,环环相扣,将切实助力企业在粤发展好、有钱赚、麻烦少。

张劲松表示,目前省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力争尽快让大家用好政策、享受政策。“广东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高素质的劳动人口、优良的营商环境,始终是全球企业投资的首选目的地,我们热诚希望全球企业把握广东出台《若干措施》的契机,进一步投资广东、扎根广东,把项目落下来、把资金投进来、把生意做起来,在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

文字:南方+记者 唐子湉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编辑 童慧 张茵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