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教育局:筑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基石”

南方+

随着“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的到来,英德市教育局以心灵为起点,助力未成年人的快乐成长。2024年,英德心理健康月活动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与组织,制定详尽的心理健康月活动方案,并积极展开心理服务活动。这仅是英德教育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所作努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英德市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致力于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英德市教育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从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到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英德市教育局为未成年人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思想道德教育在他们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构建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

筑牢思想教育之“主阵地”

英德市教育局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使思政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英德市教育局开展示范精品课选评活动。2024年评选出示范课堂112个、思政课名师课堂53个。同时,2024年英德全市各学校以课程、课堂、课本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覆盖到所有教师和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部分学校开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课程。

英德市教育局积极合建共享优课。开展公民办、城乡学校和广州白云区、增城区、英德“结对行”思政课共建行动,加强5个片区中心教研组建设,抓实学校、中小学间的联系互动。广州市白云区驻清远市英德市支教人员王应江投入英德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当中,印发《英德市选树和培育“课程思政”试点学校实施方案》,制定试点学校评价指标,遴选出第一批英德市“课程思政”试点学校。

与此同时,英德开发思政研学新课。推出“行走的思政课”实践研修线路6条;联合英德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共建市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全市学校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76个,支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陶冶情怀情操、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思政教师的培训也是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重要一环。2024年7月15日至20日,英德启动了2024英德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暑期研修班,全市中小学200多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了培训,促进教师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进一步的提质量。

丰富德育实践活动育人载体

拓宽思想成长之“新路径”

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是英德市教育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德、增长见识。

英德市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等活动。在清明节期间,全市中小学开展实地祭扫和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参与率达100%。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英德实验学校、英德市第七小学、八一希望小学等学校的国防班学生还前往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锻造红色少年”活动,让学生在缅怀先烈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活动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市学校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注册志愿者组织38个,实名注册志愿者13716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49场次,参与学生达8万人次。每年3月集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慰问孤寡老人、关爱特殊儿童、义务扫街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学生们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英德市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结合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开展活动约600场,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会感恩、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同时,英德市教育局抓实心理健康教育,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教育和卫健系统协同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学校-社会心理服务站-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三级双向转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摸排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网瘾、厌学、心理问题、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等八大类学生台账,分级分类预防和干预,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团体辅导等服务,帮助学生排解压力、化解矛盾,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行为。启动预防学生欺凌系列活动,加强预防学生欺凌工作。完善防范欺凌机制。印发《2024年英德市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学生欺凌预防与处理机制。组织开展预防学生欺凌系列活动,并开展4000多场次活动加强学生法治教育。英德市教育局与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学校-社会心理服务站-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三级双向转介工作机制。同时,与团委、妇联加强联动,结合团委12355综合服务平台和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

英德市教育局组织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德育实践活动卓有成效。2024年,英德市教育局初定评选清远市、英德市“新时代好少年”共43人,清远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共215人,英德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万多名。

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凝聚教育合力之“同心圆”

陈咏怀 摄

陈咏怀 摄

英德市教育局积极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凝聚教育合力,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家校合作方面,英德市教育局在2024年组织了160场家长学校活动,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同时,组建英德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讲师团,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积极开展家访活动,“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覆盖广泛,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此外,英德市教育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2024年共开展60多场,让学生在社区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素养。还探索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整合宣传、司法等部门力量,制定统一的社区德育教育计划,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英德市教育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价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加大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惩处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确保教师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英德市教育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成绩斐然,但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未来,英德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提高家长育人能力和水平。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大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惩处力度,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让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在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中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撰文:邱淑平 焦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