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江苏的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
投诉在来伊份的粽子中
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
5月12日早间
来伊份发布公告回应此事
吃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来伊份回应:全面下架,消费者可获补偿
根据投诉视频
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
涉事产品外包装显示
该产品受委托单位为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5月12日上午
五芳斋总经理马建忠回应记者称
“我们在配合来伊份和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中
会持续更新信息”
来伊份在公告中称,近日,公司关注到蜜枣粽产品的相关舆情,第一时间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消费者可选择就近门店进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来伊份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生产、产品运输、销售各项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从源头上严防、严控、严管,确保食品安全各项措施有效执行。
5月12日凌晨,来伊份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已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承诺消费者因食用存有异物的蜜枣粽而出现的身体问题,由此产生的检查、治疗费用,公司全额承担。
此外说明还表示,“针对此次消费者陈述的异物,我司工作人员看到产品、但还没拿到实物,会在取得实物后,作进一步分析判断,并查明原因,如确为生产过程控制问题,将再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视频截图。
此前,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在线下门店购买的来伊份粽子中,发现了带血的创可贴,并要求来伊份官方给一个明确的回应。该消费者表示,发现该问题后已经拨打12315反映情况。
视频截图。
来伊份产品曾多次被曝吃出异物
官网资料显示,来伊份是“主板零食第一股”,旗下门店超过3000家,拥有嗨吃无骨、伊天益袋等近千款零食。
近年来,来伊份食品质量屡遭投诉。据《中国消费者报》去年6月报道,某投诉平台上,来伊份的相关投诉有近千条,包括食品内出现异物,保质期内食品变质等。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2024年7月23日,一位消费者在小红书上发声,称自己在购买的来伊份陈皮杨梅中吃出了一块小石头。该网友表示:“我想说来伊份真的不算便宜,但是吃出石头这种真的离了个大谱,这么大个企业,食品安全如儿戏。”
7月31日,该消费者表示已经拨打投诉电话,商家客服曾对该消费者说商品拆开包装后,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无法证明石头来自杨梅。8月14日,该消费者透露,最终在上海市徐汇区工商局的调解下,来伊份赔偿了该消费者1000元。
其次是“腰果发霉”事件,当年8月,还有一位消费者爆料来伊份的腰果出现了发霉的情况。对此,来伊份的官方账号在该消费者的内容下留言表示:“很抱歉让您遇到这样的问题,来伊份十分重视且已安排相关人员与您沟通排查,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来伊份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代工厂商没有进行严格审核,难以完全从产业链上进行把控。代工厂商不断增多、产品数量快速扩充,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导致来伊份在外部采购、内部管控和店面管控3个方面均面临挑战。相关成本也不断上升,可能侵蚀利润。
和君咨询合伙人、资深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表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来自于生产端,最核心的问题不在于是自有工厂生产还是OEM委托生产,而是在于来伊份的品控体系不够健全,企业在品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疏漏,根本上是品控管理的问题。
去年,来伊份对部分区域门店结构及规模进行调整,截至去年底,该公司门店总数3085家,同比减少16.28%。其中,直营门店1485家,占比48%;加盟门店1600家,占比52%。该公司表示,加盟占比的逐年提升,标志着公司逐渐从传统零售企业向连锁管理服务和供应链平台型企业转变。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来源:综合界面新闻、南方都市报、上海证券报、来伊份官方网站、澎湃新闻
整合:毛帅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