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预警报标示符》正式实施,海洋防灾减灾再添“利器”

南方+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自然资源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中心)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海洋灾害预警报标示符》GB/T 45029-2024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是我国海洋灾害预警报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将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统一的技术支撑。

这一标准于2021年4月30日立项,在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南海预报减灾中心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南海海域海岛中心等单位开展制定工作,历经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最终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

标准中规定了海浪、海啸、风暴潮、海冰、赤潮、绿潮这6类海洋灾害预警信号的标示符,包括图形符号、颜色、含义等内容。这些标示符以海洋灾害的特征为主视觉设计元素,将其图案化、简洁化、视觉化,整体图案抽象表现海洋灾害后果,体现其危害性,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通用性。

南海预报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以该国家标准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海洋灾害预警报技术研发和业务应用,不断完善海洋灾害预警报体系,为保障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记者 黄叙浩

通讯员 李远芳 余嘉萱

编辑 童慧 张茵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