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荔湖街太平村:用好党建引领“金钥匙” 激活“百千万工程”新动能

广州增城发布

鳞次栉比的楼房、平坦宽阔的村道、规范整齐的沿街商铺、干净整洁的别墅庭院……走进荔湖街太平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作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太平村正以党建引领为“金钥匙”,解锁高质量发展新密码,奏响“百千万工程”的奋进乐章。

据统计,2024年,太平村集体总收入2233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约2187万元。该村先后被授予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一村一品”专业村、民主法治村和增城区先进党组织、党建十大优秀案例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

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近年来,太平村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以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抓实乡村振兴、典型村培育工作。村党总支部明确“政府工作要配合、村民利益要争取”原则,凝练“团结协助的班子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精神”,践行“为百姓谋幸福、为村庄谋发展”核心,使村党组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顶梁柱”“强根基”。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太平村坚持选贤任能,推选创新意识强、眼界开阔、责任心强的“致富能手”担任党总支书记,吸纳思想好、能力优的年轻干部进入“两委”班子。同时,积极储备人才,将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青年村民纳入后备干部库,通过定期联系在外优秀青年,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此外,依托市、区、街培训体系和“三会一课”等载体,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组织干部群众赴浙江杭州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开拓产业发展新思路。

创新治理模式

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太平村全面构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四级组织架构,划分2个网格党支部、5个党小组、77个责任区,组织党员走家串户,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讲者”、村庄发展意见建议的“收集者”,推动基层治理细“治”入“微”。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收集并讨论乡村建设发展相关议题,以“民议”带动乡村振兴。

为打造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太平村制定并严格落实《太平村安置区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环境卫生、房屋装修等方面,形成村庄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体育场等配套设施,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抓实太平村“四旁”“五边”绿化美化,2024年组织党员干部种植苗木超1000棵,打造太平湖、太平广场、环湖绿道、清风公园等休闲景点,厚植生态底色,绘就美丽画卷。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积极实施惠民工程,搭建“政府-就业驿站-企业-劳动者”四位一体就业服务平台,启用“零工市场”,促进村民高质量就业。挖掘太平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成村史馆,推动重建13座祠堂,致力打造“太平墟”特色乡村品牌,保护和传承传统历史文化。建成东侧道路,为产业项目发展注入新动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组建舞蹈队、醒狮队等文艺队伍,村歌《幸福园》获增城区村歌大赛银奖。

推动农文旅融合

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典型村培育,规划先行。太平村精心谋划“一核一带六片区”发展思路。具体而言,“一核”是发挥村级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一带”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带,“六片区”分别是中心商业区、高档住宅区、文旅特色区、农业产业区、综合产业区、文化教育区,致力打造未来乡村“九大场景”,分别是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和治理,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引领时尚都市文旅新业态。

在产业发展上,该村积极盘活村集体留用地,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引进优质项目,引进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哥特爬宠动物营地、太平都市农业公园、BP加油站、港粤通荔湖换电站等多个项目,其中港粤通荔湖换电站总投资1.11亿元,增加村集体年收入超87.6万元;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完成投资约2.8亿元;太平都市农业公园举办“520”浪漫夜市,提供灵活就业岗位450个,带动沿街商铺营业收入达50万元。

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

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

港粤通荔湖换电站

港粤通荔湖换电站

太平都市农业公园

太平都市农业公园

此外,该村主动发掘商机,通过新建400米下穿人行道连通太平村与华商学院,将近3万名师生的消费需求引进村内,激活了空置房屋、商铺的经济价值,制定约3700平方米商铺发展方案,打造太平村美食街,增加村集体年租金收入约400万元。

广州华商学院

广州华商学院

如今的太平村

正以产业兴旺为笔

以生态宜居为墨

奋力书写“百千万工程”的精彩答卷

来源:广州增城发布

编辑 李嘉益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