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药香焕新章:解码邵阳中医药产业振兴之路

湘遇湾区
+订阅

千年药脉的活态传承

走进湖南邵阳,便是走进一部立体的中医药文化典籍。

这座古称“宝庆”的千年城邑,因北纬27°黄金气候带与“七分山地两分田”的立体生态,孕育了“深山藏百草,溪谷汇药香”的传奇。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著书,《备急千金要方》的墨香浸润千年;李时珍为修《本草纲目》,亦曾驻足于此。药王殿的香火、孙氏正骨术的非遗传承,与“南国药都”廉桥市场的千年药贸传统,共同织就邵阳中医药的文化肌理。

廉桥中药材大市场。

廉桥中药材大市场。

作为湖南中药材第一大市,邵阳以政策护航传承:柔性引进“国医大师”潘敏求、石学敏等名医工作室,构建“传帮带”人才培育体系;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跻身“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08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基层全覆盖,让“简验便廉”的中医药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从田间到智能工厂:产业集群的崛起

在隆回虎形山的金银花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已扎根十年。致富带头人黄守华的合作社,依托鸿利药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带动农户脱贫,见证着“荒山变药田”的产业奇迹。

湖南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

湖南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

邵东廉桥医药产业园内,智能罐装生产线昼夜运转——全国首条中药饮片智能罐装线日均产能达3万罐,装箱机器人在厂房内精准作业,传统饮片加工正经历“机器换人”的智能化革命。明舜制药通过5G技术远程监控靖州基地,从种植溯源到加工生产,全流程数据化管理成为标配。

政策赋能下,邵阳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协同”的产业格局:邵东、隆回为核心,新邵、新宁等县域错位发展,37个市级以上中药材产业园、584家加工企业、50家龙头企业聚星成河,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20亿元,稳居全省首位。

从“南国药都”到全球市场:中医药出海的邵阳路径

当“金鸡”牌龙牙百合漂洋过海抵达北美、东南亚,当隆回金银花、邵东玉竹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向“一带一路”,邵阳正续写“买全国、卖全球”的药贸传奇。2024年,全市中药材出口额达8000万元,同比增长32.7%,山银花、百合等4味药材实现出口“零的突破”。

作为全国三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廉桥市场日吞吐量超400吨,隆回小沙江成为全球最大金银花单品市场,龙牙百合交易量占全国80%。政策组合拳加速“出海”:设立中医药发展事务中心,亿元专项基金护航;“邵商回归”工程吸引资本回流,港澳合作、湘粤非铁海联运等通道畅通无阻,原产地证书“云签发”让出口申报压缩至1个工作日。

“中医药+”跨界融合:解码产业多元发展新图景

在明舜制药的实验室,玉竹养生咖啡、茯苓益生菌饮料等百款新品颠覆传统认知——纳米萃取技术锁住药效,时尚包装俘获年轻消费群体,“药食同源”正从古籍走进奶茶店、便利店。市中医医院的药膳大赛上,黄芪炖乌鸡、茯苓山药糕等佳肴亮相餐桌,让食疗成为日常。

文旅融合更添亮色:武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医药康养游,将针灸理疗、中药温泉融入山水之旅;廉桥医药产业园的工业旅游线路,让游客见证“药材变饮片”的全流程;中医药集市上,艾灸体验、非遗技艺展演吸引Z世代驻足,千年医道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我们正绘制‘中医药+旅游’‘+美食’‘+康养’的融合蓝图。”邵阳市中医药发展事务中心主任龙田建表示,未来将打造中医药夜市街区、康养示范基地,让“治未病”理念融入生活场景,推动产业从“卖药材”向“卖健康”升级。

站在中部崛起、乡村振兴与中医药振兴的战略交汇点,邵阳正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为支点,向全球递出“中医药强市”名片。当千年药香融入现代科技,当本土产业链接全球市场,这座“药材之乡”正为中医药传承创新贡献“邵阳样本”,为“健康中国”书写生动注脚。

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编辑 朱琦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