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华:托举患者尊严,获评省级创新发明能手|致敬白衣荣光

南方+

在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46岁的主管护师罗伟华用25年时光,在护理岗位上书写了一部充满爱与创新的故事。作为中共党员、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她既是老年患者眼中温暖的“守护者”,也是护理领域锐意创新的“开拓者”。

在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近日,广东省护理学会公布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评选结果。其中,罗伟华荣获为“十佳护理创新发明能手(地区性基层)”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温暖人心的故事与沉甸甸的责任担当。

据统计,罗伟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5年,曾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专利转化2项,运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专科论文8篇。

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在罗伟华的日常工作中,人工取便这一令常人避之不及的场景,却是她守护老年患者的特殊“战场”。

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内一科有50多张床位,90%的患者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是心血管疾病、神经内科疾病、糖尿病患者等。长期卧病在床,难免会有便秘现象。每当面对干结的粪便,她总是迅速戴上手套,为患者解除痛苦。

“隔着口罩都能闻到刺鼻的积臭,但看到老人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这些脏臭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她说。

护理不仅是身体的照护,更是心灵的慰藉。曾有一位老年患者,无子女,由86岁的哥哥照顾,家庭经济困难。在病重处于昏迷阶段,哥哥得知他病情后,不愿与医院接触,多次电话沟通也借故推辞。但罗伟华没有放弃,带动科室年轻护士一起为患者清理大便、床上擦浴等,主动准备营养餐并喂餐。

多年来,罗伟华专注于老年患者和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与护理,尤其在老年患者综合症评估、个案管理、居家护理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罗伟华表示,护理工作与其他行业技术人员有着很大不同,目前社会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并不足,但对护士专业技能要求却很高,同时还需要护士在情感共情上投入大量精力,即使如此,她依旧热爱这份职业。

“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到换位思考,不计小利、以善为本、以德行医,才能做好护士。”她谈到。

大胆创新,带领团队破浪前行

作为内一科护士长,罗伟华深知团队协作与创新突破对护理事业的重要性。面对一支由70后、80后、90后、00后组成的队伍,她如同点灯的引路人,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并带领大家大胆创新。

例如,2018年至2019年,她参与项目《东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风险的护理评估及认知干预的实证研究》,符合科技成果鉴定标准。项目中的“一种适合老年人预防跌倒和髋关节压疮裤”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该专利已转化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2019年至2021年,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可视化健康教育联合口腔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成果有防误吸流程指引、口腔清洁流程指引、制定可视化健康教育联合口腔运动训练标准指引,并在东莞市5家养老机构及1家省级医院进行成果推广。该成果技术与经验,可有效降低老年人误吸的安全事件的风险与发生率,减少因误吸引起的不良事件。

此外,她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冷热敷绷带》,已成功转化应用于临床,在新冠疫情防控乙类乙管放开时,针对发热患者,取得较大效果与贡献。

在护理创新的赛道上,罗伟华一路疾驰,成果丰硕。据统计,她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4篇,参与论文发表5篇。先后获得省老年创新比赛“一等奖”,科普比赛“二等奖”,叙事护理等多个比赛奖项10项,申请发明专利一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实用新型4项,并成功转化实用新型2项推广于临床,近3年来在本院开展新项目新技术5项。

当前,她担任广东省护理学会老年居家护理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护理学护理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心血管内科(胸痛中心)专业委会委员、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师资培训师、东莞市老年护理专业联盟单位联络员。已顺利配合医院先后成功申报及创建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单位、东莞市临床特色专科老年病科、东莞市心血管内科专科联盟会员单位、东莞市心脏康复专科护理联盟单位。

从病床前的细致关怀到科研路上的大胆探索,罗伟华始终践行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她用爱与创新,在护理的长河中扬起风帆,破浪前行,成为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生动注脚。

撰文:夏颖燕 张珊珊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