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帮扶赤坎区结硕果:帮扶资金变“科创种子”,催生数字产业集群

南方+

5月初夏,赤坎处处涌动着热火朝天的干劲。这里科创不断迸发:湛江市首个都市产业园火热招商中、国家超算广州中心赤坎智慧港投入运营、低空经济发展取得明显进展;这里旅游热度不断提升:赤坎老街旅游景区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城市客厅金沙湾入选国家美丽海湾,调顺村、丰厚村等乡村旅游兴起。这里乡村振兴典型村培育如火如荼:调顺村非遗馆开放在即、金田村新建肉菜超市带来长效集体收益、丰厚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埠村艺术民宿投入运营。

低空经济

这是湛江赤坎与广州越秀双向奔赴、共促发展的成果。2023年入驻以来,广州越秀对口帮扶协作湛江赤坎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在广湛指挥部、两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把握“赤坎所需、越秀所能”基本原则,围绕共建产业园、科创、文旅、乡村振兴、民生帮扶五个方面出实招下功夫,总体上到位帮扶资金1.2亿元,谋划帮扶项目41个,其中已完工项目28个,招商引资项目29个,总投资约41.05亿元。一幅产业潜力凸显、文旅发展兴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图景,正在赤坎徐徐铺展。

产业帮扶强动能:从都市产业园到低空经济

走进赤坎都市产业园,塔吊林立的工地上正演绎着速度与科技的协奏曲。由广州市越秀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高标准厂房已完成主体框架并封顶,“七通一平”基础建设已完成。

都市产业园 效果图

都市产业园由越秀赤坎合作共建,承接着产业转移到粤西的主平台的功能,规划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高科技、高税收、零污染的都市产业园。

招商图谱上的亮眼数据见证着产城融合的澎湃活力,平胜检测、康年运动、国药生物医药等项目率先落地,实现本年开工纳统,完成投资1.21亿元,已洽谈多个制造业生产项目。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都市产业园建设专班和招商引资中心应运而生,与广东省融资租赁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助力园区实现“熟地招商”“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全程代办”“融资租赁”等招商全流程服务,切实缩短企业落地周期。

为加快科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个高地,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工作队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引擎器,紧密结合赤坎区情实际,大力发展科创产业。

以赤坎智慧港为科创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平台,持续引入国家超算“天河二号”“天河星逸”优质资源,链接广东省科学院、岭南师范学院、湛江湾实验室、广州数科集团等科研院所或企业,实现超算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计划投入1300余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加快推进省科学院创新展厅、赤坎数据要素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智慧谷、云谷、数科AI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与赤坎智慧港串联形成一条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为湛江数字经济科创产业发展高地。

赤坎智慧港

瞄准开启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国合中心、清华大学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打造粤西首家低空飞行调度指挥中心服务平台,谋划成立低空航空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相关创新创业活动,招引落地人工智能、空天应用等优质项目,协调参与组织召开赤坎科创大会,助力赤坎加速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文旅融合促发展:老街蝶变古韵换新颜

五一假期,由广州亿航公司带来的低空飞行、机器人表演、AI互动在赤坎各景区吸睛不断,市民陈女士道出许多市民的心声:“带孩子来体验飞行原理科普,既能感受科技魅力,又能从空中发现赤坎不一样的美。”此次“天空之城”活动正是赤坎科技塑旅的典范——通过低空飞行串联历史街区、滨海景观,以科技视角重构城市文旅叙事。

机器狗表演

近年来,赤坎区全力推进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依托湛江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赤坎积极建设低空飞行服务平台,谋划无人机研发制造、通航培训等全产业链;同时通过“双向飞地”模式引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为文旅融合注入技术动能。

直升机展示

当AI机器人穿梭于老街巷道表演,这座滨海老城正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时空交响,历史建筑群经历着静默而深刻的变化。“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来赤坎老街游玩,故地重游,老街大变样了,可以逛的地方越来越多。”游客田燕珍毕业多年后再次来到湛江度过五一假期,感叹于赤坎文旅变化之大,并表示最喜欢逛的就是广州湾商会:“整个建筑翻新了,还引入了小林漫画艺术交流空间,走进其中,触摸古老的墙壁,感受现代的艺术熏陶,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古建筑活化的案例在赤坎屡见不鲜。近年来,赤坎已投资1.2亿元实施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工程,赤坎老街已相继建成一批非遗展览馆艺术馆、民间博物馆:过去的深宅大院静园,经过修缮活化为“岁月如光”主题展览馆;老旧的“染房街”打造成非遗文创一条街,引入越秀区、廉江市、雷州市等县市区非遗文化;赤坎区博物馆也如期开放。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保留文化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展馆接待游客数量不断攀高,加快形成粤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展馆集群。

非遗文化馆

赤坎古商埠改造工作贯穿四期,现已进入到第二期。工作队计划投入1000万余元帮扶资金,用于推动赤坎老街光裕堂、六国大酒店、粤剧馆、智慧文旅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赤坎老街环境品质和历史文化内涵,助力赤坎老街景区成为国家级4A景区。

静园

老街,越来越年轻,新体验、新场景涌现。穿汉服、戴簪花、文博游等文旅新体验,文化集市、老街联盟、直播带货等创业新载体,非遗文化、人文书店、特色民宿等特色新业态。工作队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收购老街物业,集中改造修缮后再对外出租,越来越多的青年来到老街创业,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应”双赢。

簪花少女

此外,工作队充分利用2025广交会、广博会、越秀海丝文化节等特色展销活动,组织赤坎非遗到越秀交流,全面宣传推介湛江赤坎,组织越秀旅游企业或工会等组团到赤坎旅游消费。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做大文旅,做旺消费,全面推广赤坎“吃住行游娱购”,全方位“营销”赤坎,增加赤坎文旅+越秀元素融合发展,组织广州或大湾区非遗项目到赤坎来展示,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品牌与典型案例。

沃野新图惠民生:城乡共美绘就幸福底色

春日的晨光里,赤坎区金田村肉菜超市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整洁明亮的市场内,蔬菜区、生鲜区、干货区分区有序,村民们穿梭在宽敞的过道间挑选食材。“以前买菜要跑两公里外的北桥市场,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菜。”正在挑选时蔬的苏女士笑着展示手中的菜篮。

金田肉菜超市

今年1月,广州市越秀区帮扶工作队投入了100万元兴建这一农贸综合市场,金田村肉菜市场共有2层760平方米,市场的建立将金田村土地、物业盘活,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为村里带来每年13万元的租金收入。

满目翠绿的菜田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数名金田村菜农正在采摘。金田村村民种植蔬菜约50亩,面积虽不大,依托城郊位置优势,是周边城区重要“菜篮子”基地,种植户平均年收入近10万元。肉菜超市的建设,也为种植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销售点,百万投入不仅换来村集体资产的增值,更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北桥街道大埠村又是另一番古朴清幽的样子。

草坪营地、民宿小院、房车营地、架空廊桥、瓦面景观、溪流植物……大埠村摇身一变,成了滨湖水岸艺术民宿。

大埠村在清朝光绪年间,曾是繁华的商埠,湛江建市后变为古埠村落,随着赤坎文旅建设的开发,计划将距离市区仅4公里的大埠村改造为滨湖水岸艺术民宿。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40亩,总投资4888万元,分为三期建设,现已完成一期工程并对外营业。

滨湖水岸艺术民宿效果图

这些乡村振兴的背后都有工作队的身影,工作队计划投入600万余元帮扶资金,用于推动赤坎调顺非遗馆、丰厚农文旅、大埠艺术民宿等和百姓村、文章湾村等典型村培育建设项目。

持续发动广州越秀和湛江赤坎两地企业助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发动民主党派、行业商会、协会等社团以“公益+微利”“市场化+公益”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南方+见习记者  周梦雅 通讯员 刘建庭

编辑 傅晓冰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