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将在韶关举行。5月16日,作为主会场活动的重头戏,“南粤鉴真公益行”将走进韶关市博物馆。届时来自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的专家将免费为广大古玩爱好者和收藏家提供公益鉴定服务,并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咨询服务。
据悉,“南粤鉴真公益行”是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重磅推出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自2023年起被列为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项目之一。
该品牌着力打造多层次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体系,包括每周二常态化鉴定活动、与广东省博物馆合作开展的“博古鉴真”活动、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等特定节日开设的会场配套活动,以及前往各地市博物馆开展的鉴定活动等,旨在引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合法合理收藏,促进文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的“南粤鉴真公益行”活动由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韶关市博物馆承办。鉴定方向主要为陶瓷类、书画类、玉器类和杂项类。值得注意的是,咨询鉴定的藏品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据悉,本次鉴定活动为公益性质,采取目鉴的方式进行真伪鉴别,鉴定意见口头告知送鉴人,仅供参考。不予市场估价,不出具鉴定文书,不具备法律效力,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不涉及所有权认定以及拍卖、质押、出售、赠予、继承等其他用途。
主办方提醒,活动过程中,送鉴人、咨询者须自行看管保护好自己的财物和送鉴藏品,防止被盗、丢失和损坏,自行负责送鉴藏品的安全,不在活动现场讨论和争论,避免和陌生人谈论藏品价格,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提高警惕、防止诈骗。
南方+记者 赵媛媛
通讯员 文静
图片由活动方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