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绿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更是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本期推出“洲心聚力·党建赋能”栏目第二期:清城区洲心街道创新“三定五必到”机制激发乡村绿化新活力,聚焦洲心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三定五必到”绿化管护机制,将网格化管理与党群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全民参与、长效管护的乡村绿化新路径。
春风拂过洲心街道的乡间小道,新栽的树苗在阳光下舒展枝叶,村民们正忙着给房前屋后的绿植浇水施肥。这幅生机盎然的乡村图景,正是洲心街道创新推行“三定五必到”绿化管护机制结出的硕果。通过80个网格化管理和党群志愿服务体系,这里正书写着“人人都是园丁,户户都是花园”的绿色新篇章。
“三定机制”筑牢管护根基。在沙湖社区,社区干部小何每周都会巡查责任区。翻开社区的工作台账,浇水记录、除草情况一目了然。这正是街道“三定机制”的生动实践:每周定期巡逻即时处理问题,每月全面整治提升景观品质,定期组织专业团队开展深度养护。通过制定《绿化网格管护图》、网格管护党群志愿服务队与管护网格责任分工表,将浇水施肥、修剪整形职责精准落实到人,建立起覆盖2024—2025年新种植苗木的全周期管护网络。
“五必到”凝聚绿色合力。今年植树节期间,1500余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在田间地头挥锹培土,30余场集中管护活动让新绿遍染乡村。街道创新“五必到”机制,让每个重要节点都成为绿色行动的集结号:每月“绿化管护日”全员上岗,极端天气应急抢险冲锋在前,主题党日变身护绿实践课堂。在塘坦社区,面对4月12日的强对流天气,党员带头与管护人员及时到达现场,采取扶正等措施,保障了全社区绿化苗木的安全,未发生重大损失,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村民当主角,绿意沁心田。“我家门口的龙眼树是社区支持并指导种植的,既能遮阴又能创收!”伦洲社区村民陈伯乐呵呵地说。街道通过“村民自治+激励”机制,让202个村民小组将绿化管护写入村规民约。沙湖社区组建的6支村级管护队,带动70%农户成为护绿主力;伦洲社区评选的10户“爱绿示范户”,房前屋后果木成荫,带动周边村民纷纷在庭院栽种三角梅、龙眼树,形成“一户一景”的美丽庭院链。
智慧灌溉解难题,绿植喝上“定制水”。面对持续高温挑战,各社区亮出抗旱妙招:凤凰社区采用微型消防车喷灌系统,通过可调节水泵实现精准滴灌;沙湖社区沿地势铺设300米引水管道,让新苗“喝上”活水;塘坦社区创新“一树一策”浇灌法,根据树种特性定制浇水方案。这些因地制宜的智慧举措,确保10373株新栽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
“一树一策”浇灌法,根据树种特性定制浇水方案。孙运冰 摄
如今的洲心街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村民的生活常态。通过建立“网格化管护+全民参与”长效机制,这里正朝着“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美丽乡村目标迈进,持续擦亮绿美乡村底色。
撰文:孙运冰 通讯员 莫婵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