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网评|营商有质,发展向新

南方+

在4月举行的第九届广东投资发展论坛上,传来了好消息。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广清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以及清远高新区,一起荣获 “大湾区营商环境年度优秀奖”,彰显清远以园区为载体推动营商环境提质,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良好态势。

在重磅奖项“四喜临门”,清远园区何以能?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政策到位,软服务够“软”,硬设施“过硬”。

首先,政策扶持有落地。这些年,清远产业园区为打响“清远招牌”,厚植优商沃土,积极对标先进地区、先进园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政策措施。例如,2024年,清远高新区发布《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每年设立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23年,广清产业园出台“先进制造业十条”,当年就兑现奖补资金3008万元,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今年,广清产业园还出台促进提质增效实施方案“3.0版本”,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质赋能”,为企业“松绑减负”。

其次,政务服务有效率。在推进营商服务贴心、暖心,让企业家放心、开心方面,清远各园区落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的便企举措。广德产业园成立粤北地区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后与经济发展局合并),推行信任筹建、信任审批、“一对一”项目对接责任服务等机制,实现“一窗式”受理、“一门式”服务;坐拥广东省首个在工业园区设立的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广清产业园已获得清远市政府授予的超80项行政审批权限,充分实现企业“一站式服务”“办事不出园”;清远高新区推行“领导定期走访企业制度”和“重点企业重点保障制度”,领导干部主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在融资、厂房租赁、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同时,硬件设施有支撑。从荒滩黄土到高楼林立,再到如今的产城结合,清远产业园区拔地而起,硬件设施不断加码更迭。广佛产业园通过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025年开春,广佛产业园管委会与京东物流达成协议,链接智能配送等技术,将物流时效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5%,构建起“1小时大湾区供应链生态圈”。去年,广清产业园快充充电站开通试运营、商业配套综合体正式开业、综合门诊部开业推进、佛清从高速公路北段全线通车……园区产城的“拼图”不断完善。清远高新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厂房建设,推动企业实现“拎包入住”,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入驻条件。

在此过程中,发展成果惠及当地,也成为产业园区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注脚。

此外,清远其他园区也存在诸多营商亮点:清远经开区将企业服务提质增效放在关键位置,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落实,积极探索推动“拿地即开工”做法;广清纺织园设立纺织产业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证照办理服务,企业只需在专窗提交一次资料,3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

过程中也离不开市政府与属地政府的身影。例如,清远市工信局组织实施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的专项资金,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各属地政府与产业园区多次召开联席会议,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相向而行。

优质的营商环境,让园区成为企业、产业集聚的“强磁场”,成效可感可知。据悉,2024年,清远高新区全年引进签约项目158个,预计总投资68亿元,其中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39个;广清产业园年度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25亿元,同比增长14%;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已建成高标准厂房110多万平方米,吸引超500家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广德产业园共引入项目超260个;截至去年9月,广佛产业园已累计签约项目148个,总投资超280亿,预计全部达成后年产值超550亿。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不仅带动了就业,更推动了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月12日,清远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暨产业园区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工作,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把舵定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园区建设堪称是地区产业较量的“胜负手”。展望未来,清远各园区需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挺膺担当,在营商环境优化上下苦功夫,以实干为要,加快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清远融湾而兴。

南方+记者 陈立楷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