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具备服务沟通、保全证据、事实证明、监督公示、纠纷调解等法律功能,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司法制度。
经过前期试点实践,近日,广州公证处发布四项矛盾纠纷化解新举措,通过公证调解“一站式”解纷、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方案、重大民生事项全程公证等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公证服务覆盖面,探索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化解决方案。
如何在源头预防矛盾纠纷?本次发布的新举措提到,广州公证处将创建“公证+”机制,以“抓前端、疏中端、治末端”为切入点,结合行业特点和特定群体的需求,提供综合性、深层次的公证服务和法律建议,引导增强合规意识,稳定法律预期,防范法律风险。
与此同时,广州公证处还坚持预防和化解纠纷并举。“当事人之间对所申请的公证事项存有争议,或经公证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我们会引导当事人运用公证调解‘一站式’实质性化解争议。”广州公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本次新举措还聚焦基层,不断创新实践。其中提到,将为老年人设计生活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管理、维权诉讼、死亡丧葬、遗产处理等全套公证法律方案;采用公证配套服务,保障老人、妇女、未成年子女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利益;为住房选房(包括车位)摇号、拆迁安置、加装电梯、重大事项决议、招标投标、义务教育入学电脑派位等提供现场监督或保全证据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全方位全链条公证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商业秘密风险防范能力。
以往,公民、企业在举证时往往面临难度大、证据合法性不足、公信力不强等问题。这次新举措中明确提到要以公证方式固定证据,切实保障好公民、企业的合法权益。
包括通过公证明确公司股权继承人的身份和权益,保留相关证据,维护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根据公证当事人申请和提供的真实有效线索,核实或取证与申办的公证事项有关的婚姻状况、亲属关系、财产状况、未成年子女抚养情况;综合运用现场服务、“线上+线下”、预约上门、巡回服务等便民形式,根据需求提供“点对点”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公证预防纠纷、解决纠纷、减少诉讼的职能作用,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元的公证法律服务。”广州公证处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记者 李乾
通讯员 何思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