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才聚湾区·智造未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交流会暨技能人才双选会”在东莞市技师学院举办,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下称“学院”)院长鲁储生率近80名师生代表参会,并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开启“技研”合作新篇章。
“技研”合作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会上,鲁储生代表学院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的公益一类林业研究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马海宾签署“技研”合作协议。依托研究所多年深耕区域林业研究的科研积淀与学院绿色城建专业群建设特色,双方合作聚焦三大核心领域:
一是共建园林生态科普科研教育基地,共享“科研机构+技能院校”联合品牌,协同开展生态科普宣传、科技成果转化及实践教学;二是实施“科研助理+技能工匠”人才定向培养,建立技能人才输送绿色通道;三是共建环保工程领域实验室,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地方环保产业发展。
现场签约
此次“技研”合作将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与技工院校的育人优势深度融合,是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
近年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绿色城建专业群紧扣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需求,以“绿色”“环保”为特色,设有园林技术、水环境智能检测与治理和环境保护与技术服务等专业,专业优秀学生将有机会参与“科研助理+技能工匠”人才定向培养,“技研”双方共育林业生态、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绿色技能人才,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
园林技术专业实操
此外,“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技能人才双选会”现场人头攒动,双选会规划华为链群专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区、智能制造专区、现代服务配套区四大主题区,构建“核心技术创新-场景应用落地-服务生态完善”的全链条人才对接平台。
现场设置招聘展位、技能展示、人才测评、校企合作洽谈、政策宣传与咨询、简历服务等功能区,共计200家企业参与,学院选派智能控制产业系与社会服务产业系学生参与现场招聘。
学院学生参与双选会
“黑科技”点亮“活课堂”,秀出专业“硬核”实力
在技能展示与互动区,一个眨着“灵动的小眼睛”的AI咨询机器人向现场观众介绍学院基本情况。学院充分挖掘和展示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校企合作最新育人成果,分别设置“对话AI数字人”“自动驾驶小巴体验”“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实战”等多个科技互动项目,现场展示校企合作企业“黑科技”与专业建设融合的成果。
学院技能展示与互动区
“各位领导、各界朋友,我是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院长鲁储生的数字人。作为广东技工教育与华为公司校企合作工作发展壮大的破局者和亲历人,我想和各位分享两则轶事……”
屏幕中娓娓讲述与华为校企合作故事的“院长”,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虚拟数字人角色。
该AI数字人结合实拍影像采样、自然语言处理与语音合成等技术,能实现与人类对话的实时交互,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虚拟现实数字技术已应用于学院信息文创专业群的专业教学。
数字人介绍校企合作轶事
搭载着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拥有自主决策算法的自动驾驶小巴缓缓驶来,这正是学院与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文远知行合作的自动驾驶教学小巴。无人驾驶、定位精准、行车平稳……现场体验小巴的嘉宾直呼“高科技”。
文远知行校企合作小巴
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实战平台集在线教学、实训、认证于一体,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与实验案例,支持弹性资源调度、实验过程可追溯及数据可视化。该平台拥有Jupyter Notebook编程环境、慧视实验平台、系统化课程体系与项目化教学内容,能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强化学生实战技能。
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实战平台
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实战平台
现场展示了学院社会服务产业系与信息文创产业系师生的文创作品以及学院双创团队的双创获奖作品。舞台区域,学院老师徐欣与杨煜坤同学携手东莞市技师学院学生,共同演绎歌舞《440000我们粤来粤行》,充分展示技能青年的青春活力。
文创作品和双创获奖作品展示
学院师生参与开场表演
“AI+专业群”全覆盖,培育具备AI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院遵循“立足市场,找准定位,集约优势,做出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方针,建立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动态调整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发了智能建造技术、芯片测试与应用、数智营销技术等9个新专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产业变革背景下,学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关键抓手,加速“AI+专业群”互融共振,通过将AI技术深度融入智能控制、绿色城建、智慧交通、信息文创、社会服务五大专业群建设,培育具备AI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学院智能控制产业系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将工业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培养面向智慧城市多种不同应用场景,从事人工智能产品调试、安装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绿色城建产业系筹备建设AI人居环境设计工作坊,形成“AI+设计”教学标准,推动绿色建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就业创新。智慧交通产业系借助大湾区首个智能交通领域产教联合体——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与文远知行“强强联手”,共同打造“环校区智慧中心”,将L4级自动驾驶小巴引入教学,将自动驾驶系统技术融入课程设计与专业实践。
信息文创产业系与东软教育集团共建元宇宙数字技术展示厅,通过搭建元宇宙展示平台、AIGC人工智能系统、对话数字人三维可视化软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虚拟现实数字技术融入专业建设。
社会服务产业系则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新设数智营销技术专业,打造跨界融合+技术领先+适应趋势的数智营销技术型人才。
此外,学院持续不断完善面向新职业、新技能的专业建设,不断拓宽AI的应用场景,将在非智能类专业主动引入人工智能课程和相关内容,提升专业的技术适应性。
人工智能实训室
【背景链接】
近年来,学院与华为公司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室建设、就业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共建华为ICT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开设“华为校企双制预备技师班”,并建有搭载华为“5G Star”超仿真实训场景的5G移动通信实训中心等多间实训室。华为企业专家进校园开展5G新技术讲座与“华为5G认证校园行”活动,中南-华为连续五年在学院开展专场招聘会,近500名学生入职东莞松山湖畔的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华为校企双制预备技师班
华为入校开展专场招聘会
南方+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梁倚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