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下称“康文署”)今日(5月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香港非遗月2025”节目简介会。为响应国家于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订立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康文署将于今年5月31日至7月1日主办首届“香港非遗月”,以“香港处处有非遗”为主题,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活动,包括超过80场非遗表演、60个非遗互动体验摊位、20个“非遗精华游踪”导赏团,所有活动免费参与,希望借此提升市民及旅客对香港及内地非遗的认识,亲身感受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乐趣。整个月的活动将涵盖超过100项非遗项目,逾50名非遗项目工作者参与,当中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预计总参与人次不少于10万。
“香港一直支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目前香港非遗清单上的项目已经达到507个,遍布香港18区。其中还包括1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等。”康文署文化事务部文物及博物馆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吴雪君介绍,“香港非遗月2025”活动非常丰富,其中免费的“非遗精华游踪”导赏团精选六个地区,包括油尖旺、荃湾、大埔、沙田、东区和离岛区,带领市民和旅客探索社区的特色非遗,市民可从5月16日开始经由官网(https://www.icho.hk/tc/web/icho/hk_ich_month_2025.html)报名参加“非遗精华游踪”导赏团活动。5月底,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将在官网推出相关地区的“非遗精华游踪”地图指南和影片,让市民可以提前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报名。另外,康文署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合作,让境外旅客也能参与“非遗精华游踪”中油尖旺区的考察活动。
吴雪君说,“香港非遗月2025”开幕典礼暨非遗嘉年华将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广场举行,现场表演包括舞狮、英歌舞、舞龙、长洲飘色、粤剧选段、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南音、太极、舞貔貅、叶问咏春、龙船舞等。现场还设有互动体验式摊位活动。
6月14日至15日,“非遗无限∞”同乐日将于位于荃湾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举行。非遗中心将特别搭建小型戏棚和花牌,举行多项非遗表演。中心内亦有各类互动/体验式摊位活动,让参加者学习非遗技艺同时发挥创意。
今年“香港非遗月2025”还特别以“饮食文化”为主题,带领市民从味觉感受非遗食物制作技艺的精髓。6月28日至29日,有“非遗专车”开进北角油街,还有互动体验式摊位活动,市民及游客可以在现场体验灰水糭制作、虾膏虾酱制作、龙须糖制作、江西赣南客家擂茶制作等多种非遗美食的制作技艺。
6月14日,康文署将联同文化推广组织“非遗六月”举办高峰会,以“非遗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为题,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学者、非遗传承人参与,从学术角度探讨非遗在大湾区的传承和发展。当日也会举办“公众非会议”,邀请中学生、大专生、本科学生及青年文化团体、公众人士就非遗相关范畴进行讨论。
GDToday记者 张诗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