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禾洞:玉竹产业节节高 南药绽放新活力

南方+

今年4月,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的海归“新农人”文静及其团队的“禾洞镇‘时序共生’乡村振兴全周期运营计划项目”,获得了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市赛暨清远市乡村运营青年人才创业大赛三等奖。

这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禾洞镇激发南药产业新活力的一个生动注脚。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禾洞镇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不断强化“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围绕“三年初见成效”关键目标,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驱动南药产业升级,引入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玉竹种植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推动“百千万工程”从“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禾洞镇的玉竹有望成为当地南药发展的重要产业。

禾洞镇的玉竹有望成为当地南药发展的重要产业。

党建引领

吸引“海归”赋能乡村产业

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禾洞镇党委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动力,通过抓实基层党建,凝聚各方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以基层党建“一把手”项目为引领,结合“百千万工程”,该镇扎实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南药产业与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农事研学等融合发展,以“药旅康养”新业态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汇聚产业“金”。

禾洞镇还坚持党建赋能人才引进培养,积极探索培育“农业经纪人”,探索构建“政府引导+经纪人管理+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打造精品“土特产”,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结出丰硕成果。

在禾洞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桥梁纽带作用下,引入了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的海归“新农人”文静及其团队,他们全程技术服务玉竹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000多亩,2024年帮助种植农户销售鲜玉竹超30多万斤,为南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技赋能

“时序共生”理念破题

随着文静及其团队的到来,他们通过引入前沿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步提升,为禾洞镇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产业发展中,文静以“时序共生”理念为抓手,带领团队在禾洞镇南药智慧农业实践创新基地种植“6+1”玉竹(外来品系+本地野生),并开展玉竹表型组学研究,通过动态算法优化“土壤—气候—种质”适配关系,成功培育出根系穿透力强、适应未来气候变暖的玉竹新品种。

经抽样调查,试验种植的玉竹多糖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对推动禾洞镇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年4月,文静及其团队的“禾洞镇‘时序共生’乡村振兴全周期运营计划项目”,获得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市赛暨清远市乡村运营青年人才创业大赛三等奖。

文静及其团队的项目获奖。

文静及其团队的项目获奖。

产业融合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近年来,禾洞镇持续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茶叶、蔬菜“两片叶子”发展,通过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及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有力提升产业价值。

作为新引进的产业,禾洞镇今后将继续完善玉竹的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及质量管理体系,推动玉竹深加工产品开发,提升附加值。同时,引入龙头企业,构建“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将玉竹打造成产值可观的特色产业。

此外,玉竹产业不仅经济效益显著,其根系固土能力还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能够有效助力绿美生态建设,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因此,禾洞镇将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生态价值最大限度转化,实现“一株草”向“一条链”的跃升,逐步使玉竹成为禾洞镇南药发展的重要产业。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禾洞镇将持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融合为路径,以人才培育为保障,全力推动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禾洞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马海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