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社气显社品,清城区石角镇以“两社三中心”赋能“一社(村)一品”

南方+ 黄玉熹 曾亮超 05-05 18:01

清城区石角镇在基层治理道路上展开丰富探索,努力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添瓦助力,选取碧湖社区、美林湖社区、石岐村为省级试点积极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各施其法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常态化服务增强联结,将本土特色“社气、社品”具象化,打造了“有爱碧湖”“湖韵万家·和美共生”“岐乐榕容”等党建引领服务品牌,匠心筑牢“一社(村)一品”,让基层治理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碧湖社区

“公建民营”赋权能人

“公益+微利”激发活力

碧湖社区与“社区主理人”合作开展儿童亲子活动。 黄玉熹 摄碧湖社区与“社区主理人”合作开展儿童亲子活动。 黄玉熹 摄

5月3日上午,碧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20多名小朋友头戴脑电头环,通过用最前沿的神经解码技术破解“专注力密码”,将实时监测的专注力指数跃动显示在电子屏上。

这是由清远脑科学人工智能协会与碧湖社区合作带来的脑科学科普活动,也是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沉浸式脑机交互体验,让学生在解码大脑信号的奇妙旅程中,悄然点燃探索人工智能的火种。除此以外,碧湖社区还与多家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DIY绘画、“零废弃未来”工作坊等主理人陪你过“五一”系列亲子活动,为居民提供多个假期活动好去处。

为打造社区“两社三中心”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在家门口畅享多元服务,碧湖社区持续深耕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有爱碧湖”品牌建设,以党建引领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突出“社区运营”理念,深化多元联动,凝聚各方力量共谋发展,创新实行“碧湖主理人计划”,通过多渠道挖掘热心商企和群体合作资源,成功招募才艺、生活、运动、亲子、科学、康养等20多名不同类型的“合伙主理人”,并链接政府职能部门、社区物业、学校等资源带动服务开展,为“社区主理人”搭建好服务舞台。

社区与“合伙主理人”通过合作共营方式,以“公益+微利”的模式向社区居民提供诸如社区食堂、托管托教课堂、健身康养、家政照护等系列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努力构建“党建统筹—能人运营—微利反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最大限度盘活社区资源,打破财政依赖和资金短缺限制,提升社区可持续运营能力。

美林湖社区

以社群凝聚社品

创新聚合“共同体”社区

美林湖社区“湖主公社”开展邻里音乐节等活动。美林湖社区“湖主公社”开展邻里音乐节等活动。

“五一”假日期间,美林湖社区儿童戏剧节正在热烈进行,国风舞台剧、皮影戏、木偶戏、魔术秀、非遗火壶秀在美林湖社区轮番精彩上演。除戏剧节以外,美林湖“湖主公社”还成功打造了湖主春晚、龙舟节、万人家宴、半程马拉松、全民运动会等社群独创的大型品牌IP活动,让“湖”里的每一天,都是生活的庆典日。

美林湖社区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为了让居民们在这万亩湖山中凝聚起浓浓邻里情,构建起社区大家庭,美林湖社区集结社区居委会、开发商、物业以及业主(湖主)四方力量共建起湖主公社。

这是美林湖社区探索实行的独有运营模式,也是对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的一个创新尝试。用兴趣爱好将社区湖主紧密联结,由社区湖主自发组建社群并担任社群主理人,通过社交、生活、艺术、文化等形式让社群覆盖至全龄共聚。截至目前,湖主公社内组建的社群数量已达52个,成员已达近万人,每年各社群共举办各类大小活动总计近1800场。

湖主公社的成立让湖主们对社区产生了更多的家园归属感,也将社群成员引进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型社区的强劲力量,推动“他治”与“自治”融合升级,生活的舞台在这里变得更加多元。

在社区服务方面,美林湖社区坚持以“社群服务”聚合力惠邻里,积极联合推动社群发挥责任担当,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关怀服务。亲子国学经典研读计划、儿童研学计划、湖主TV小记者计划、小小馆长计划、亲子工坊计划……在这个有温度的儿童友好社区里,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湖主公社各社群开展的系列儿童活动计划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加强亲子互动沟通,还能收获学识技能和自信勇气。

此外,美林湖社区还注重关怀助力“女性她力量”,由美林湖晚安陪伴社开展的“晚安妈妈故事”声音伴读计划,动员了社区200多名宝妈录制超800个“晚安故事”并上线线上应用平台,用温柔的声音陪伴社区孩子暖心成长,也帮助宝妈们寻找实现了更多自我价值。美林湖女性互助会则致力于为女性提供发展支持、职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公益资源,积极举办宝妈专属招聘会、姐妹下午茶等公益活动,已成功协助60多名宝妈实现家门口就业。

石岐村

聚焦传统文化传承

为本土特色服务品牌“铸魂”

孩子们在石岐村白沙文化纪念馆训练。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孩子们在石岐村白沙文化纪念馆训练。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

石岐村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始终秉持文化兴则乡村兴的理念,以传统文化传承为“魂”打造“两社三中心”本土特色党建引领服务品牌。

石岐村白沙文化纪念馆,也是黄昌国术体育会武馆,作为传承传统醒狮、舞龙和武术文化的核心阵地,武馆坚持全公益化运行,每个周末在固定时间节点,为村内青少年免费开馆授教,通过师叔师兄带学“小手拉大手”,传授的不单单是武术和狮艺,更重要的是授学过程中传承给青少年一代的那份民族认同感和坚毅品德。

“以前放假的时候,孩子天天都是看电视、玩手机,但是现在加入了白沙村武馆成为弟子后,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学武,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武馆注重德育教学,更是促进了孩子的品德培养和精神成长,现在可懂事多了。”石岐村的黄奶奶看着孙子高兴道。

此外,石岐村还利用学生的课后服务时间在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馆内定期开设象棋课程,为学生们传授棋艺,同时结合节假日举办“家庭象棋赛”“邻里擂台赛”等活动,配套“积分制”奖励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乐在“棋”中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培养耐性和逻辑思维。

“走,到大树头唠嗑去。”在农村,“榕树头”不仅承载着百姓的乡情,更是议事讲理的代名词。“婚丧嫁娶时比较谁家办的场面大、谁家收的礼金多,大家认为这种观念对吗?”“不对!”不久之前,“乡村新闻官”以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在石岐村大榕树下的小讲堂向村民宣讲移风易俗新风尚,宣讲结束后,村民仍不愿离去,继续在榕树下拉家常、唠心声。

石岐村利用农闲时间,通过“大榕树下的小讲堂”打造了“大榕树议事”“大榕树调解”“大榕树宣讲”等贴近村民生活的治理平台,更好推动广泛收集民生金点子,让“村内事”变成“大伙事”。如今,大榕树下不仅是村民互动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了凝聚人心、达成共识、“老”村议“新”的重要场所。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谢雪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