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了!”一桶桶香气四溢的饭搬入万江滘联社区的“村晚”临时化妆间,演员和当地村民们都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长队打饭。当地村民介绍,这桶饭叫龙船饭,看似简单,却深受本地人的喜爱。
5月2日晚,“个个赞我家乡好”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东莞市万江街道滘联社区举办。南方+记者实地探访这场热闹非凡的“村晚”,品尝到这碗东莞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特色美食——龙船饭。
滘联李屋村村民,56岁的刘凤英和她的搭档负责为这次村晚准备龙船饭,“200多个人的饭,我们备了70斤米,多备点饭周围的村民和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能来尝尝。”
有着20多年做龙船饭经验的刘凤英介绍,小小一碗龙船饭用到的食材却相当丰富。提前将瘦肉、虾米、香菇、豆角、鸡蛋等食材炒熟备好,撒点白糖和盐,淋上几勺油和酱油,最后将提前炒好的配料和米饭一起拌匀,一锅香喷喷的龙船饭就出炉了。
刘凤英介绍,旧时龙船饭主要是为赛龙舟的划手们准备的。相传,划手要在舟上吃饭,但由于船体晃动,他们不方便在龙舟上夹菜,于是就将菜饭混合,制成龙船饭。
发展至今,龙船饭已成为一道东莞特色民俗美食,当地流传着“吃过龙船饭,饮了龙船酒,全年身体健康无忧愁”的俗语。
如今,龙船饭早已超越节令的界限,也不再只是扒龙船队员的专属,而是成为水乡人一年四季都惦记的美味。一碗看似朴素的米饭,蕴含着当地人对美好生活、平安幸福的期许。
脚本/出镜:南方+记者 赵媛媛
文案:南方+记者 赵媛媛 王颖
摄像:仇敏业 黄政正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统筹:李培 靳延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