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如何破局出新?深入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广东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
连日来,由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举办的“粤治粤美·首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在进行线上展播,生动展示广东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展播将持续至5月18日。
△点击上方图片,一键进入展播页面。
此次线上展播的近1800件作品,分别聚焦建设现代小区(社区)、“支部建在小区(小组)上”、“两社三中心”建设(社区运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创建“熟人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观察制度体系、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基层议事协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其他类别(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社区工作法等)等10个细分主题,内容生动有料,具有启发性。
以下是部分作品摘登:
【摘登1】
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道:
解锁“四心”工作法,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广州市越秀区矿泉街道沙涌南社区是典型的“村居合一型”社区,占地0.3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来穗人口占比约70%。
沙涌南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四心”工作法,扎实推进“精细化”治理落实落地、落细落小,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详情>>
【摘登2】
深圳市宝安区:
百姓大舞台——“熟人社区”的纽带与活力源泉
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桥头社区深入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理念,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百姓大舞台”特色品牌。通过党组织引领、群众主体参与、多元协同共建的工作机制,有效破解现代社区“邻里陌生化”难题,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文化润民、服务惠民、共治利民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桥头社区“百姓大舞台”累计开展活动60余次,吸引3000多名居民自发参与表演,不仅是居民展示才艺的文化平台,更是“熟人社区”中连接邻里情感、增强社区凝聚力的桥梁。详情>>
【摘登3】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
共治共享,打造有温度的“两社三中心”
大良街道德和社区嘉信花园小区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建于2002年。小区有30栋高层住宅楼,居住人口超9000人。面对该小区存在的老龄化加剧、小区设施老化等问题,大良街道以“两社三中心”建设为抓手,秉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功能多元”的理念,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嘉信邻里中心”应运而生。
如今,嘉信花园小区实现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服务融合、人心聚合,将“陌生人社区”变成“温情共同体”,成为大良街道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为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顺德样本”,生动诠释“粤治粤美”的实践智慧。详情>>
【摘登4】
五邑大学、恩平市:
校地联动,支部下沉,依托一颗簕菜,做活一个产业,振兴一方乡村
簕菜是恩平的土生野菜,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米仓村长期种植簕菜,如何依托簕菜做大做强是一道难题。
五邑大学党委派遣由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城乡规划专业教授领衔的规划建设团队结对帮扶,与江门市委组织部、恩平市委、恩城街道办党委、米仓村多方联动,校地合力,高校支部下沉到田间地头,通过“校、地党支部引领+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户联动+合作社”四位一体发展途径,调动村小组及社员积极性,共谋、共建,打造“簕菜创意产业园”,实现依托一颗簕菜,做活一个产业,振兴一方乡村。详情>>
【摘登5】
云浮市云城区:
打造“好人队伍” 赋能基层治理
近年来,云浮市云城区聚焦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首创性、探索性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新时代“好人队伍”创建活动,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走出一条基层治理群防共治新路径,做出健全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体系的云浮实践。
目前,全区已建设129支“好人队伍”,共计3589人;挂牌成立基层社会治理“好人队伍”工作站124个,建设议事坊(亭、厅、堂)97个,全区实现一村(社区)一工作站,一村一队伍;打造“好人队伍”创建示范点20个,“好人广场”16个,“好人长廊”10个,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持续激活,“好人队伍”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施政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详情>>
南方+记者 龚春辉
通讯员 岳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