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清新区三坑镇首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正式投放使用,安装在三坑镇人民政府门口。这台“救命神器”的落地,标志着三坑镇在应急救护体系建设中迈出重要一步。
三坑镇首台AED落地。贺欢 摄
心脏骤停一直以来都是威胁生命的“头号杀手”,研究表明,要抢救心脏骤停的病人必须抓紧发病后的“黄金四分钟”,若能在4分钟内使用AED配合心肺复苏(CPR),患者存活率可极大提高。然而在此之前,三坑镇的公共场所并未设有AED,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率较低,导致急救响应速度慢。此次安装不仅弥补了辖区急救设备的空缺,也为突发心脏骤停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为更好地提高镇内急救储备力量,三坑镇设备、培训双管齐下,培养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反应快的应急救护队伍。据了解,三坑镇人民政府已有28名工作人员通过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并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这支队伍具备专业的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保障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拯救生命,进一步强化了辖区急救响应能力,也为社区居民树立了“自救互救”的榜样。
本次AED投放是清新区红十字会“急救网络建设”的公益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58公益日”“99公益日”等互联网公益平台,依托企业配捐、公众小额捐赠等方式募得善款,充分体现了“人人公益”的社会力量。
AED的落地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文明与公益精神的体现,三坑镇将会确保急救设备的正常使用及后续管理,呼吁更多市民参与急救培训,让“救命神器”真正成为社区安全的守护者,并计划在镇内市场、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逐步推广AED设备,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朝着“零猝死社区”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居民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撰文:贺欢 通讯员 陈啟惠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