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一中党委书记陈国春:以党建铸魂 以文化赋能 以创新提质

南方+

作为鉴江流域校史最悠久的公办学校之一,化州市第一中学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材,是粤西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近日,化州一中党委书记陈国春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深入阐述学校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举措。

美丽的化州一中校园。

南方日报、南方+: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与党建引领方面,化州一中有哪些核心举措与实践成效?

陈国春:班子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火车头”,党建工作则是“方向盘”。在党建实践中,学校党委落实“一岗双责”,党委书记总揽全局,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党支部、部门及年级,既各司其职又协同作战,通过常态化的思想沟通和工作联动,形成了“分工不分家”的强大合力。各党支部以“五个基本”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强化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推动了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南方日报、南方+:2024年学校举办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这对学校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国春:110周年校庆是传承历史、凝聚力量的重要契机。我们以“挖掘一中精神,赋能未来发展”为目标,通过梳理百年校史、整理校友事迹,提炼一中文化精神,并借助校庆系列活动将其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动动力。

校庆的另一大成果是搭建了社会协同育人平台。我们邀请3000多名校友返校,共同探讨学校的发展大计。社会各界校友纷纷慷慨解囊,为母校的发展捐赠了大批物资。这些资源不仅用于校园环境的改善,更转化为学校文化育人的长效支撑。校庆后,学校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南方日报、南方+: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学校有哪些创新举措?如何平衡学业提升与综合素质培养?

陈国春: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以“三新高效课堂”改革为抓手,推动教师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去年,我们有25项省市级课题同步推进,教研活力持续增强。同时,我们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升专业素养,推动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双提升。

在学生全面发展上,我们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德育方面,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生涯规划课程、成人成才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目标意识;安全方面,设立“护学岗”保障交通安全,通过食堂全流程监管守护食品安全,依托心理辅导室、团体辅导课筑牢心理健康防线等,全年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在学业提升与综合素质培养间筑牢“双引擎”,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南方+记者 杨建雄

通讯员 张良燕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