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全国工运百年历史,越秀足迹+1

南方+

在越秀的老街巷玉华坊内,一栋三层红砖小楼静静矗立,米黄色的外墙镌刻着时光的印记,新漆的木窗却透出盎然生机。这里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旧址,亦是百年前工人运动的星火燎原之地。4月30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到来之际,这座沉寂多年的建筑正式开放运营。试运营首日,市总工会领导、机关干部,越秀区总工会领导以及劳动模范、职工代表及等50多人作为首批观众到南方分部参观。

广州是中国工会运动开展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在广州成立。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之前,南方分部就作为中共广东支部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进行活动。

1922年,南方分部负责人冯菊坡、阮啸仙等在此创办“爱群通讯社”,出版《星期报》,组织盐业、机织、轮船等工会联合斗争,为工人运动点燃星星之火。

1923年2月,由于“二七”大罢工(又称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同时为了争取改造旧工会和黄色工会,广东工会联合会成立,南方分部作为普通民居,历经百年风霜,静守革命者的岁月往事。

如今,越秀区对旧址进行活化利用,打造了一个可观、可游、可体验的红色文化阵地。

在首层,游客可以观看专题片《前路上的火种》,并通过大事记全面了解南方分部的历史及其产生的影响。在“爱群通讯社”复原场景,外间“编辑部”内油印墨刷记载着革命岁月的痕迹,电子屏播放着《广东群报》的工运报道,参观者亲身体验和感受革命者的智慧和勇敢。

全国劳动模范、刚刚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邓兴斌说道“百年前的前辈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为工人争取权益,今天的我们作为劳动模范,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建功立业、创新创造,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越秀区秉承“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在最大程度保证历史建筑原风貌的基础上,对南方分部旧址进行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根据收集的历史照片、现场遗留痕迹,恢复建筑内部红泥大阶砖地面,找到与屋面破损瓦件规格、大小、厚度基本相近的进行更换。

“目前,我们正推进南方分部旧址配套设施提升及周边环境改造二期工作,未来将打通旧址与相邻建筑,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历史展陈,全景展现南方分部旧址在工运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光塔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将一栋一策对旧址周边街区建筑进行立面整饰,对垃圾投放点等街区配套设施进行提升,实实在在以红色史迹活化利用带动街区环境提升。”

目前南方分部正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试运营,接受团体或工会会员通过越秀工会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参观,每天10:00-17:00对外开放(逢周一闭馆)。

南方+记者 马艺天

摄影 钟涌 李文博 欧广傑

编辑 李嘉益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