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城镇:建强“小县城”功能 驱动港产城融合|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

南方+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20版。

电城镇是一座历史超过600年的滨海古城,旧城区钟鼓楼还留存着神电卫城的历史余韵。沿着钟鼓楼延伸,东南西北街年初完成了黑底化和路面拓宽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旧城区便民度和靓丽值。“如今商铺门口环境好了,生意也更红火。”北街的唐大妈感慨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这一崭新面貌的背后,是电城镇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旧城改造的生动实践。这样的实践,去年从镇域不断向乡村延伸。

2024年,电城镇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开始按照茂名市委赋予的“小县城”标准做深做透镇村规划编制。1年多来,电城镇抢抓发展机遇,深入挖掘镇村的特色和优势,驱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

聚焦典型镇村建设

城乡焕发新颜值

从G228国道转进电城大道,改造完成后的主街宽敞整洁,美观度与舒适度兼具。夜幕降临,电城镇体育运动公园熙熙攘攘,前来散步、运动的群众络绎不绝。“晚上带孙女出来走走,对身心健康都很有好处。”60多岁的电城镇群众陈文兴回忆,这几年电城镇的变化很大,环境变好了,各种基础设施也多了起来。

电城镇地处茂名市东南沿海,是茂名人口数量最大的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朝谯国夫人冼氏墓和娘娘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朝古建筑钟鼓楼。在这个人口近20万人的城镇,大型超市、知名品牌专卖店、电影院下沉聚集,历史与现代在古镇交融。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培育对象,电城镇对照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要求,按照中心镇、小县城的建设标准,使千年魅力古城重焕新颜。

为提升风貌品质,电城镇大力推进“七个一”建设,盘活老旧休闲场地改造成功能完善的运动公园;提升改造电城大道,打造冼夫人文化特色的房屋外立面改造样板;建设美丽圩镇客厅、传承电城镇的乡愁记忆,让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新铺的沥青路干净平坦,村道两旁农房简洁美观,花叶与白墙相映成趣。在外工作半年的蔡叔刚回到架炮村,就被眼前村景惊艳。

架炮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去年以来,电城镇围绕强基础、兴产业、优环境、树新风,着重用好用活茂名市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汇聚各方力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行动。

沿着架炮大道,路面不仅铺上了沥青、新种了400多棵秋枫,两侧60多栋房屋外立面完成改造,主干道的通信线缆也全部“下地”。同时,村子鼓励引导村民自主改造房前屋后,建设小菜园、小花圃等,推动村子由内到外发生美丽“蝶变”。

借鉴架炮经验,港头村新建村内道路硬底化约2500米,实现“三线”落地,污水处理全覆盖,建设完成标准化公厕和休闲凉亭。典型村由“一处美”变“处处美”。

据悉,电城镇聚焦“强规划、树典型”,已完成典型镇村规划编制方案,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产业迸发新活力

在电城镇沙尾村,大型化工设备拔地而起、运输罐车往来穿梭,往昔的边远村已成为绿色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区。

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落地这里的第一个绿色化工项目,该项目一期(Ⅰ)投产第一年营收便超过45亿元,为地方带来税收7100万元。

石化产业链条长,随着上游龙头企业东华能源茂名项目的落地,延链的“蝴蝶效应”开始出现。去年开工建设的东华能源T1000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有望今年内投产,丙烷—丙烯—丙烯腈—碳纤维的产业链不断延伸。

2024年,电城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6.7亿元,同比增长28.95%;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9.2亿元,经济发展总体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沿着冼太大道驶入架炮村,绿树成荫的乡间小道内坐落着一家名为“鸡咕咕农场”的营地式研学基地。农场内绿草如茵、环境优美,经常有孩子三五成群穿梭在各个角落,学习养鸡、农耕、烹饪等多元化研学课程。园区建有露营地、玫瑰园、阳光花房等“打卡处”,现已发展成为茂名市劳动教育基地。

这是当地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架炮村,一边是面积达400亩圣女果种植基地,带动当地300多名农民、家庭妇女就业,仅租金收入就能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4.8万元;一边将稻花鸡养殖在竹林内,架炮鸡养殖项目辐射带动了周边镇村100多名农户养鸡,年养鸡可达300多万羽。

在莲头村,架海灯塔巍然矗立,洁白的沙滩与摇曳的椰林相映成趣。傍晚时分,灯火通明的海边市集不仅为渔村增添了活力,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据统计,完善的基础设施使莲头村节假日接待游客能力提升至9万多人次,解决300多人就业问题,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

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电城镇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山兜村木瓜种植基地、河望村莲藕种植产业基地、河望村金钱坡草莓种植基地、架炮村艺科达电子厂、莲头村古港旅游项目、贝类养殖基地、海马养殖基地……一批特色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电城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产业。广东厚信水产有限公司在政策扶持下,积极参与海洋牧场项目,投入金鲳鱼深海网箱养殖。该项目在近海区投资建设60个深海网箱,用海面积达3.07平方公里,预计年产量可达300多万斤,显著提升当地渔业效益。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吴剑耀 彭桢

编辑 朱慧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