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薪酬承载着辛勤劳动的汗水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往往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冷暖,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是他们的心头大事,也是全社会牵挂的民生实事。
为当好人民群众护“薪”人,解决农民工忧“酬”烦“薪”事,近年来,梅州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刑事打击犯罪、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强化内外协作凝聚合力,统筹事前普法宣传与案后跟踪问效,全面助力农民工依法讨薪维权,推进欠薪问题在法治轨道上依法治理。
全程护航
助力农民工用好法律武器
“太感谢你们了!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拿回了血汗钱。”2024年8月,兴宁市检察院一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的申请人刘某向承办检察官发来信息,感谢检察机关助其拿回劳务款。
刘某是一名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工作。2022年1月,刘某受陈某雇佣从事家具搬运工作,双方口头约定薪酬并通过微信结算。最后结算下来,陈某仍需支付刘某劳务款3600元却一直没有支付。刘某多次催要,陈某却以各种借口拖延。
2024年4月,刘某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反映情况后。劳动仲裁部门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审查,发现刘某的请求事项已超过劳动仲裁时效,遂依照与兴宁市检察院联签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事支持起诉衔接工作的意见》,建议刘某直接向法院起诉,或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以得到更多的司法帮助。
“我文化水平不高,平时也很少与司法机关接触,完全不懂怎么打官司。”当天,刘某就来到兴宁市检察院,在承办检察官的帮助下,提出了民事支持起诉申请。
“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分血汗钱,都是农民工靠肩膀扛出来的。”受理该案后,承办检察官迅速展开调查核实工作,调阅了相关证据材料,询问了有关人员,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5月6日,兴宁市检察院向法院发出了支持起诉意见书,同时密切关注案件办理进展情况。6月13日,法院依法判决支持刘某的诉讼请求。
“检察官,判决下来了,但是陈某还是没有还钱,这该怎么办?”接到刘某的求助后,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引导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承办检察官多次与执行法官沟通,督促加大执行力度,推动执行款尽快发放到刘某手中。
8月31日,刘某如愿收到了全额薪酬。
据了解,早在2023年2月,兴宁市检察院就联合市法院、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8家单位会签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民事支持起诉衔接工作的意见》,探索构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切实维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经济困难户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截至目前,该院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7件,为老年人、农民工、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追索赡养费、损害赔偿、劳务欠薪等共计12万余元。
铁腕整顿
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
“感谢检察机关帮我们追回拖欠的工资,终于拿回了血汗钱!”日前,拿到欠薪的陈某某等11人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打来电话,向广东省平远县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分享心中的喜悦。
每一个工资数字的背后,都是具体而鲜活的人生。检察官以“斤斤计较”将法律条文与生活的烟火气严丝合缝,正是为了让每一个农民工的辛勤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平远县某家具厂的木料加工间内,充斥着各种嘈杂声音:电锯的轰鸣声、搬运木料的撞击声、打磨抛光的沙沙声……曾某在这里租用厂房加工生产餐椅半成品已有一段时间。2023年初,由于产品畅销,曾某决定扩大再生产,于是以计时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聘请了数十名农民工加入了生产队伍行列。
同年底,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该加工厂被迫停工。曾某以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为由,一直拖欠着11名农民工的工资,欠薪总额10余万元。陈某某便是被欠薪对象之一,为了讨回薪资,他与其他农民工一起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陈某某的公司也收到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但他依然拒绝支付拖欠的薪金。
2024年2月,案件被移送平远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审查了全部在案材料,对涉及11名农民工欠薪相关的证据逐一过目,核实人员身份、账目清单,及时与公安办案民警沟通案情,并实地到案涉工厂开展亲历性走访调查。结合走访情况,承办检察官查明了犯罪嫌疑人曾某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多次逃避支付义务的事实。
“每一个农民工工资背后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生计,他们的劳动成果应该得到尊重。”承办检察官表示,为了帮助农民工朋友尽快拿回欠薪,综合考虑企业遭遇的实际困难,检察官在双方之间做了大量的释法说理工作,一方面督促企业合法经营,足额给予农民工薪酬;另一方面,劝解农民工合理维权,争取与企业方实现和解。
虽然检察官的不懈努力起到了一定效果,双方的对立态度明显缓和,但曾某依然迟迟没有履行农民工薪金支付义务。鉴于此,2024年9月9日,平远县检察院依法对曾某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行为提起公诉。最终,在庭审前,曾某全额支付了所拖欠的11名农民工薪酬。
检察机关在量刑建议中充分考虑了曾某支付欠薪的行为。同年9月,法院审理该案后,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曾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工资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小案,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检察为民’最直接的体现。”承办检察官说。
强化协同
多元调解追踪欠薪
“真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星期就拿到了拖欠的工资。真的感谢你们!拿到了这笔钱,我们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2025年3月28日,农民工刘某某专程来到丰顺县检察院,对帮助他们追回拖欠工资的检察官表达感谢。正是在检察机关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汤坑镇综治办等单位的通力协作下,一宗集体讨薪案得以成功调解,15名农民工如愿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资。
无论是在城镇建设的浪潮中,还是在乡村振兴的图景里,农民工群体为经济社会的进步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遭遇欠薪使农民工的生活陷入困境。
3月17日,在丰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内,气氛略显凝重。刘某某等3名农民工带着满心焦急与万般无奈走进了接访室。
“2024年11月起,我就与另外14名工友一起在汤坑镇某山林从事割草施肥工作。当时,与雇主徐某某口头约定每亩工钱为155元。正是怀着对辛勤劳作后收获的满心期待,我们在山林间挥洒汗水,不畏风吹日晒,一直忙碌到12月底才全部完工。”面对来接访的检察官冯健,刘某某的话语中带着疲惫与担忧。他告诉检察官,到了结算工钱的时候,双方却因总亩数问题产生了纠纷,导致雇主一直拒绝支付薪金。辛苦几个月的劳动成果,却因这一争议变得遥遥无期,这让15名农民工心急如焚。
作为接访人,冯健耐心地倾听刘某某等人的讲述,详细询问事情经过和证据情况。送走了来访的农民工后,冯健按照工作流程将信访件录入系统,并与综治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行动起来,为农民工讨薪按下了“快进键”。
化解矛盾纠纷,找准突破口是关键。由于双方各执一词,在作业面积的总亩数上僵持不下,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一站式”平台多元化解的优势,为双方搭起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检察官带队开展释法说理,促成双方都愿意坐下来谈;另一方面,帮助联系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评估公司,对争议面积重新进行测量。
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第三方评估公司测量的总亩数得到了双方的认可,矛盾纠纷在关键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3月26日,汤坑镇综治中心内,气氛不再凝重。在检察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见证下,15名农民工如愿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薪金。
“每一起矛盾纠纷的成功调解,都是为社会和谐添砖加瓦。这起集体讨薪纠纷的圆满化解,离不开丰顺县积极构建的‘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该平台协调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政法单位和县直20多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形成了具有丰顺本地特色的‘平台受理+依法引导+协同共治’大综治工作格局,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支撑。”冯健表示。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梁时禹
通讯员 梅检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