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关键词看南方号·梅州矩阵

南方日报 南方+

五一假期临近,梅州市在文旅、茶产业、健康三大领域同步发力,展现城市发展新活力。

随着“五一”黄金周热度攀升,梅州整合全域特色资源,推出“‘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主题文旅活动,覆盖非遗、动漫、音乐、体育等多元业态;茶产业振兴方面,2025年客家炒绿品质评价活动评选结果揭晓,6家企业获年度“茶王”称号,进一步提升“客家炒绿”品牌影响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公共卫生领域,梅州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公众健康意识,普及疾控知识,同时推广疫苗接种服务,守护儿童健康。

三大领域的协同推进,彰显梅州在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培育与民生保障上的多维布局。

关键词:文旅

“五一”假期多彩活动迎客来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不少地方的旅游市场已经提前“热”了起来。据多家南方号消息,眼下梅州市委、市政府,市文旅部门和各县(市、区)正“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为主题,推出一系列活动,积极引客入梅。

在活动方面,各县(市、区)通过整合生态、文化、美食等特色资源,积极筹备各类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如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将推出“五月探非遗·趣味承客韵”系列活动,梅江区将举行主题为“破茧古城旧时光,动漫青年趣领航”的首届“嘉应古城动漫电玩节”,平远县将举行主题为“醉美橙乡·多彩平远”经典金曲群星演唱会和“山歌颂古韵·南台非遗谈”表演活动,蕉岭县将推出“潮玩蕉岭·歌酒田园之旅”集市活动和“百城万车自驾寿乡行·走进蕉岭”系列活动,五华县将推出“足球嘉年华·球王故里——活力五华”活动……

在出行方面,记者从梅州西站获悉,2025年“五一”假期运输期限自4月29日起至5月6日止,合计8天。梅州西站积极响应旅客需求,科学调配运力资源,自4月29日至5月6日,共计加开73趟动车组列车,覆盖广州、深圳等热门城市,其中加开了12趟夜间高铁。

铁路部门温馨提示,不携带禁止、限制物品进站上车,夜间乘车请注意看好日期和发车时间,以免耽误行程。具体列车开行信息以及有关服务资讯,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APP查询,也可关注车站公告或致电(020)12306客服热线咨询。

此外,紧抓“五一”黄金周,记者从兴宁市科工商务局获悉,为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以旧换新的政策导向,进一步促进汽车、3C数码产品、家电和电动自行车销售,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兴宁市将于2025年5月1日至5月5日在兴宁市明珠广场举办“梅品惠·2025年兴宁市汽车、3C数码补贴、家电、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

面对快速升温的旅游市场,目前,梅州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协同发力,致力于精心打造健康、安全、舒适的优质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游客打造不一样的假日体验。

关键词:茶业

6家企业获评年度“茶王”称号

4月26日,梅州茶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客家炒绿品质评价活动在市农林科学院举行。35家优质茶企带着客家炒绿精制茶样齐聚一堂,角逐本年度的“客家炒绿茶王”及“客家炒绿优质茶”荣誉。

据南方号“客居南方”报道,此次评选活动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林科学院联合举办,旨在持续提升“客家炒绿”品牌影响力,推动全市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客家炒绿品质评价活动现场,省内知名茶叶专家根据茶样品质进行综合评审打分。杨斐君 摄

客家炒绿品质评价活动现场,省内知名茶叶专家根据茶样品质进行综合评审打分。杨斐君 摄

评选活动采取“线上报名+现场送样”的形式,参评企业需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如在梅州市境内注册、拥有一定规模的茶园和茶厂、自有茶园面积100亩以上、能够辐射带动周边茶农共同发展、拥有自有品牌且茶园生产或茶厂加工条件取得SC认证或小作坊证等。每个参评茶企送样50斤,随机抽取两斤作为审评用茶以及保留茶样。在评审过程中,除了对参评茶样采用暗码编码评审外,还对茶叶样品进行了多项农药残留检测,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

评选过程严谨,由5位省内知名茶叶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茶叶形状、嫩度、色泽、净度等外观指标,到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内在品质进行综合评审打分。

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曹藩荣在活动现场表示,今年参评的茶叶整体品质较往年有明显提升,不仅外形更加均匀,香气更为浓郁,汤色也更为理想,这反映出制茶过程的标准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以及工艺上的创新与优化。

经过专家组评审,6家企业产品荣获“客家炒绿茶王”称号,它们分别是五华县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亿实业有限公司、五华县溯源天柱山生态茶园专业合作社、梅州市云岐圣峰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梅州市小密茶业有限公司和梅州市万福春高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此外,还有10家企业的产品摘得“客家炒绿优质茶”殊荣。

客家炒绿作为梅州地区的特色名茶,以其独特的“炒米香”风味在市场上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其市场认知度持续攀升,这与当地政府和茶企在品质提升、品牌建设方面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此次品质评价活动,既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也是提升“客家炒绿”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结束后,获奖企业产品将通过多渠道宣传,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梅州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获奖企业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匠心精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客家炒绿产品,共同助力梅州茶产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健康

共筑免疫屏障 守护儿童健康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公众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最直接的体现。4月25日是我国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据南方号“客居南方”推送文章《请小朋友到窗口接种疫苗!今天,梅州这件事再强调》一文介绍,梅州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纳入免疫规划的(免费提供)疫苗有12种22剂次,可预防12种传染病。2024年梅州市共接种疫苗107万多剂次,其中免疫规划疫苗64万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43万剂次,未报告疫苗质量事故和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数据显示,疫苗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梅州市从1994年起连续30多年维持无脊灰状态,连续20多年无白喉病例报告,10多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流脑、乙脑已多年未报告病例,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0.3%。

通过积极落实预防接种工作,显著降低了梅州市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致残和死亡,有效保护了梅州市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了人口素质,对梅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梅州市共有300间各类接种门诊,其中常规预防接种门诊133间,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132间,成人接种门诊5间及产科接种门诊30间,为不同人群提供便利的疫苗接种服务。”梅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肖胜传介绍,据统计2024年梅州市18—59岁人群疫苗接种率为3.05%,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为1.87%,流感疫苗接种率只有0.71%。“现梅州市每个镇(街道)均设置一间以上常规接种门诊,常规接种门诊既承担辖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任务,也提供其他人群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成年人或者老年人有疫苗接种需求,我们乡镇接种门诊也是提供服务的,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乙肝、HPV疫苗等,建议有需要的群众可就近到接种门诊咨询接种。”

此外,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4月25日至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及疾控预防知识,梅州于4月25日在剑英公园开展“健康梅江·共筑防线”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公众对预防接种、职业卫生、体重管理等各类健康问题的认知,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市民们或围在预防接种区、疟疾防控区、职业健康区、营养健康区宣讲摊位前了解相关疾控知识;或在体重管理区,进行跳绳、呼啦圈挑战,感受运动的魅力;或围在急救技能展示区,学习急救常识;或在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开设的义诊区,让专家进行健康评估,并体验中医适宜技艺。

现场还设置了有奖问答和互动游戏,市民们通过到各主题展区参与活动,获得相应印章,根据印章数量进行分级奖励,可兑换玩具、冰箱贴、纸巾、雨伞等实用奖品。

“通过互动游戏,让疾控知识更深入人心。”梅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民们积极参与到各主题展区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相关健康知识。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整理:马吉池 罗蔚然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