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寓惠近三载,给惠州留下多少宝藏?

南方+

位处南海之滨、东江之畔的惠州,是东坡跌宕人生的重要一站。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东坡经历仕途上的第二次坎坷——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在这里度过两年又八个月的“平民”生活。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因为东坡无签署公事权力,写诗作画、快意江湖便成为日常,其足迹遍布惠州,所到之处无不挥洒笔墨,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历史遗迹,极大地丰富了惠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是惠州当之无愧的超级名人IP。

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作为东坡贬寓之地、功业之所,近年来,惠州深入挖掘“东坡寓惠”特色文化内涵,实施东坡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东坡文化IP深入人心。

587篇诗文极尽惠州风物之美

苏东坡,堪称中国文学界的“顶流”,他笔下的诗词文赋流传至今,妇孺皆知,张口即来。

寓惠期间,东坡迎来诗文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可谓其一生思想的重要转变期。在这里写就的587篇(首、幅)佳作,既是东坡旷世奇才的恣意抒发,也是惠州风物的生动写照,为这座城市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罗浮山管委会供图

罗浮山管委会供图

绍圣元年九月底,东坡经历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未到惠州任上,东坡便与幼子苏过“便向罗浮觅稚川”,开启罗浮一日游,并连夜写下6篇散文和一篇诗歌,称赞罗浮山朱明洞不愧为“蓬莱第七洞天”。

“山中可游而未暇者,明福宫、石楼、黄龙洞,期以明年三月复来。”此后,东坡一直神往再游罗浮山,虽然一直未能成行,但先后写下近30篇赞咏罗浮山的诗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惠州一绝·食荔枝》最为脍炙人口,绝大部分惠州人都听闻过,苏粉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如今成为推介罗浮山乃至惠州的绝美广告词。

初到惠州,惠州父老乡亲闻讯而来、夹道相迎,给予东坡莫大的慰藉。东坡感慨之余写下《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一句“岭南万户皆春色”打破了时人对岭南“瘴疠之地”的刻板印象,为惠州风物正名。

“苏堤如带五千尺。”惠州之美,首在西湖;而西湖之美,又以苏堤为首。夜幕降临,西湖流光溢彩,东坡的诗文以声光电的形式,闪现在苏堤的石板路上。抬头望玉塔微澜,低头读东坡诗作,成为惠州独有的东坡文化之美。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在惠州过的第一个端午节,东坡身居异乡,感念王朝云的不离不弃,写下《浣溪沙·端午》。这首词既能追溯惠州宋代的端午习俗,还见证着东坡与朝云的浪漫爱情,最后一句“佳人相见一千年”尤为动人,为惠州留下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佳话。

让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岭南荔枝,也抚慰了东坡内心的感伤。“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让惠州乃至岭南地区的荔枝闻名于世。如今,惠州荔枝冠上东坡之名,打造“东坡荔”品牌,实现东坡荔枝情的千年传承。

20处“苏迹”成为惠州文旅“珍珠”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寓惠期间,东坡居住时间最久的嘉祐寺,如今正在进行全面修缮,一座新的文旅地标即将面世。

作为我国现存“苏迹”最多的城市之一,惠州现有嘉祐寺、罗浮山、惠州西湖、合江楼、东坡祠、汤泉(白水山)等约20处“苏迹”。

合江楼在惠州府的东北部,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江楼等齐名。

合江楼在惠州府的东北部,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江楼等齐名。

穿越千年时空,在惠州“遇见”苏东坡,领略一代文豪的千古风华,循着“苏迹”体验“苏式”生活是最好的选择。

登临罗浮,感受“蓬莱第七洞天”的高耸峻峭和万物灵秀;沐浴汤泉,赏瀑布深潭之气势万钧,一洗胸中九云梦;漫步惠州西湖,感受“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浑然天成;斜倚合江楼,观览“海上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的壮阔景象;徜徉东坡祠,在这里品读东坡寓惠期间留下的物质及精神遗产……

惠州东坡祠。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惠州东坡祠。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鹅城万室,错居二水之间;鹤观一峰,独立千岩之上。”寻访“苏迹”,必定绕不开东坡祠。这座历时十余月、耗尽积蓄建造的新居,东坡仅仅住了3个月就远走天涯,这也是国内可以考证的东坡“自建房”。

隐于鹤峰,显之故祠。在东坡故居原址上重修的东坡祠,最大程度地重现了当年的历史原貌,核心区于2018年完成重修向市民开放。

东坡祠下,东坡居士像矗立江边,他长袍飘曳、凝神伫立,当年的气宇不凡丝毫未减,千百年来不遗余力地为这座城市“代言”。

东坡寓惠千日,影响惠州千年。于东坡而言,惠州是其文化人格成长、思想情感成熟、人生功业成就的重要驿站;于惠州而言,东坡文化是惠州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标志和城市名片,可堪传承,更待发展。

值得期待的是,惠州将根据东坡寓惠行迹,打造串联罗浮山—白水山—西湖—府城—白鹤峰的东坡文化主题游径,完整呈现苏轼寓惠所依托的空间景观与情感世界,全面打造东坡文化旅游首选目的地。

采写:南方+记者 糜朝霞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梁维春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