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由深圳图书馆牵头承办的“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2025年“共读半小时”活动如约而至,湛江市赤坎区鼎能东盟城学校小学部积极响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精心策划并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让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浸润在墨韵书香之中,让阅读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据悉,“共读半小时”旨在依托华南图书馆联盟,联合港澳开展“粤港澳桂琼”五地共读,深化全民阅读。深圳、广州等7个主会场及相关共读点同时“共读半小时”。
4月23日上午10点,全校师生同步踏入共读时刻。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静谧的书香。教室里,同学们端正而坐,目光在书页间游走,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操场上,师生们或坐或立,在阳光的轻抚下,与书中的世界坦诚相见。大家或凝眸静读,与书中人物同频共振;或轻声交流,让思想的溪流相互交汇。阳光穿梭书页,为专注的面容镶上金边,绘就一幅春日阅读的生动画卷。
在阅读的交响乐中,彩虹老师的阅读课与黄钰莹老师的音乐课大胆创新,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携手奏响独特的旋律,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多维审美体验的桥梁,让阅读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跃动于多元艺术的殿堂。在她们的课堂上,音乐与阅读相拥,文学与艺术共舞。当悠扬琴音与琅琅书声交织,《读书日,让春天灿烂》的诗句便挣脱纸面束缚,化作灵动音符。
语文科组教师围坐一堂,开展“读一本好书”主题读书会。教导处潘妍主任分享《小学可视化习作教学模式及案例》节选,提出以思维导图为工具赋能习作教学,高年级用逻辑框架、低年级用思维地图,教师需因文制宜、因材施教。
练老师从《认知天性》中萃取以记忆为导向的学习密码,结合教学实践剖析教与学的关系,指出学习需跨越舒适区、以科学方法抵达新境,教师应终身学习为学生引路。吕老师读《玩出来的成长奇迹》后思考教育本质,认为“玩”是唤醒灵魂的火种,教师应让课堂成为自由探索的乐园;强调教育需指向自我教育与自主学习,回归启迪智慧、滋养生命的本质。谢老师分享《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介绍低年段长课文“三好教法”:一好好读、二好好感知、三好好欣赏,强调语文课堂要注重朗读,以读促学。
此次活动以共读为经纬,编织起一张知识的巨网。其意在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使其于文字中汲取成长养分,构筑精神脊梁;搭建五地学子文化交流平台,让书香穿云破雾,联结起不同地域的求知之心,奏响文化共鸣曲;推动教师将多元阅读策略融入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窠臼,打造灵动鲜活的语文课堂生态,让阅读成为培育创新思维的温床。
读书之力,如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却滋养深远。它拓宽视野边界,让世界万象在书页间铺展;它润泽心灵花园,以经典故事灌溉童年;它启迪思维火花,于文字脉络中培育思考与表达的硕果。
书页闭合,阅读的余韵却在师生心间袅袅不散。本次活动虽已落幕,学校“每日晨读”“班级共读计划”等常态化阅读活动将持续接力,让书香长伴成长。愿鼎能东盟城学校的师生与书相伴,以阅读为炬,照亮心灵征途,在知识的浩渺星河里,驶向无限可能的未来。
南方+记者 陈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