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
短短几天之内,我国宏观政策出现变化,这是应对新形势作出的必要调整。
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负责人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就在发布会举行的三天前,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五一”前夕,围绕服务业开放、离境退税和市场准入等主题,一系列发布会、政策举措密集举行、加紧出台,动作如此之快、政策如此之密、力度如此之大,并不常见。
究其原因,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答案: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关键时刻,宏观调控再出手,主打“快、准、足、实”。
出手快。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召开时间较以往有所提前。仅三天后,四部委齐上阵,若干举措发布,展现了稳定经济大盘的坚定决心和充足准备。
方向准。“支持就业”,就是要千方百计稳住经济社会基本盘。“稳定外贸发展”,将助力企业更好应对外部冲击。“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将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稳定锚作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将更好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若干举措直面问题,精准施策。
政策足。离境退税起退点由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等。重点政策加速出新、加码、扩围,不断完善和充实政策工具箱。
举措实。出台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7条措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支持资金达3000亿元;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额度,小微企业最高授信5000万元,个人最高授信1000万元……一项项务实举措将化为工作实效,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
新一轮宏观政策的调整和若干举措的出台,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任务形成接续,其政策指向很明确,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乱云飞渡仍从容。锚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打好、打赢这场国际经贸斗争持久战。
主笔:黄应来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