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基地,有一种28个车轮的特别车辆,不分昼夜地拉着新鲜出炉的巨型钢卷穿梭往来。这是湛江市首批也是唯一一批框架车,身长18米,是运输线上当之无愧的“主力军”。然而,一旦它们的发动机“生病”,维修费用动辄10多万元起步,工期还不短。
“不当被动的维修工,要做主动的技改人。”湛江宝交物流有限公司维修作业区作业长陈美傲,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凭借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功实现技改降本增效,有力保障了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的运输效率和安全生产。4月27日,陈美傲被授予湛江市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认可。
回流家乡二次就业
今年38岁的陈美傲,是东海岛民安街道调军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从麻章技工学校毕业后,他像许多年轻人一样,随大流前往珠三角打工,先后辗转于佛山的三家企业,从事维修工、电工等工作。时光匆匆,十年转瞬即逝,在两地来回奔波的他,面对日益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常常在交通拥堵时感叹:“如果能在家乡工作就好了。”
命运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湛江钢铁及其配套企业大规模招工,陈美傲毫不犹豫地连夜坐车回来报名考试,最终入职湛江宝交物流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宝钢湛江钢铁公司的BOO单位,主要承担湛江钢铁生产工艺线上的厂内运输任务,拥有定制自卸车、吊斗车、特种罐车、框架车、废钢车等各类车辆设备150多台,专业从事以钢铁原料和成品配送为主的钢铁物流。公司目前有410名员工,其中湛江本地人占93%,维修工人有60余名。
陈美傲上班的第一天,首批框架车与他一同进厂。看着崭新的框架车,他就像孩子得到了心仪的“大玩具”,兴奋不已。“我以前只维修过小车,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车,内心充满了好奇,特别想钻研它。”培训期间,他如饥似渴,总是缠着老师问个不停,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然而,入职后的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拦路虎”。
创新改造降本增效
一次,一辆框架车突发“重疾”,发动机出现严重故障。陈美傲和同事们迅速上前检查,全力投入维修工作。可还没等这台车修好,紧接着又有一台框架车的发动机“罢工”了。当时,维修或置换一台发动机的费用高达10万元以上,几台框架车发动机的维修费用就花掉了50多万元。
“正本清源方能长治久安。”陈美傲深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到故障的根源。他和领导、同事们一起深入研究分析,经过深入排查,终于发现是传动轴分动箱打坏了发动机。“换发动机的费用如此高昂,能不能对传动轴分动箱进行技术改造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
想到就要做到,付诸行动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陈美傲带领同事们并肩作战,一路摸索、反复试验。他们日夜奋战,经过15天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传动轴分动箱的技术改造。技改后,类似问题再也没有出现过,维修成本大幅降低,运输效益和安全性显著提高。
初尝甜头的陈美傲并未满足于此,很快,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项损耗较大的项目——控制框架车升降的角位移传感器。
从维修工到技改人
“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紧密相连,我们不能坐等车辆坏了才去修,而要主动出击,成为‘技改人’,未雨绸缪,从源头上做好维保工作,才能实现降本增效。”陈美傲发现,框架车的角位移传感器因使用频繁,往往用上半年就坏了。而一台车要装四个角位移传感器,长期下来,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美傲决定通过技改,用低价的替代品替换原有的传感器。他精心画出图纸,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参数,然后送去定制。新产品拿回来测试时,他紧张不已,因为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价值2万的专用测试电脑就可能被烧坏。经过反复用电脑测试,确认成功后,他才将角位移传感器装到车上。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传感器能正常使用,但容易掉落。
原来,定制的产品虽然参数和原装的一致,但外形却有所不同,大小不一难以固定。陈美傲马上着手进行二次技改,调整安装位置,并在上面加装一个外壳进行固定。经过不断尝试和改进,他逐步将这一技改成果从一台车、两台车推广到全部框架车。“这款国产定制的角位移传感器每个只需250元,原装款每个需5000元,公司有21台框架车,一年下来可省下15万余元。”
这两项技改,让框架车的维修成本每年骤降65万元,有力地保障了钢卷能够安全快速地运输出去。陈美傲也因此被湛江钢铁物流部评为“降本之星”,被宝交物流公司评为“维修高超之星”,并当选湛江经开区“十大工匠”。
大工业熔炼工匠精神
在东海岛产业园区工作多年,陈美傲见识和接触一个个先进制造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得到提升,眼界也更开阔了。当初他依托大工业发展,实现“家门口”上班梦,工业文明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大工业进一步激发他的创新精神和使命担当。
宝交物流设备管理部负责人陈景桐评价道:“陈美傲对待工作和传帮带徒弟都极其认真负责、充满耐心。他共带过30多名(次)徒弟,待人诚恳和气,总是耐心地手把手传授技艺。遇到徒弟解决不了的问题,哪怕临时叫他回来加班至通宵,他也从不抱怨。他总是默默地钻研、默默地奉献,他的创新和工匠精神感动和带动了身边的很多人。”
宝交物流公司的副总经理说:“陈美傲作为维修团队的作业长,极具责任担当和钻研创新精神。他传帮带了30多名徒弟,深受大家的信任和尊敬。”
陈美傲,这位钢铁运输线上的“技改先锋”,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工匠的篇章。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的运输线上熠熠生辉,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的事业中。
南方+记者 林日清
通讯员 郑岚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