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侨博馆上新,带你解锁甲骨中的文字密码

南方+

4月29日,《问天——甲骨中的文字密码》展览在江门市侨博馆开幕。展览开展当日,侨博馆以线下专家老师讲解+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大众拉开了展览的帷幕。

以线下专家老师讲解+线上直播的形式拉开了本次展览的帷幕。  

以线下专家老师讲解+线上直播的形式拉开了本次展览的帷幕。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承载着三千多年前的智慧与秘密。 1899年,对金石颇有研究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从药渣中拣出龙骨,那些曾被当作药材的殷商卜骨,终于等来了能辨认其价值的眼睛——王懿荣敏锐察觉到刻痕非比寻常,以重金尽购药铺甲骨,为后世揭开殷商文字之谜留下火种。

甲骨展示。  

甲骨展示。  

百年来,学者对甲骨的研究探索不断深入,至今,甲骨已发现约 15 万片,甲骨文单字数量逾 4000 字。《问天——甲骨中的文字密码》展览以甲骨文为核心,“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为观众揭开古老文字的神秘面纱。

据介绍,本次展览是江门市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联名款”,双方再次携手精心筹备,整合了丰富的资源,是自敦煌文献展后的第二次引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展览,为江门市民带来“甲骨文大IP”的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展出的展品不仅有甲骨,还有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可供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了解到甲骨文的“前世今生”。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作为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以及国家典籍博物馆,拥有海量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源。此次联名合作,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宏富的馆藏资源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了解到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了解到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展览现场还设计了全息投影体验区。在全息动画体验中,观众仅需将特质塑料模板放置手机中,播放发布在江门市博物馆视频号和抖音号里的全息素材视频,古老的甲骨文便悬浮于掌心之上,在光影间轻盈舞动、流转,仿佛在娓娓道来千年的故事。

本次展览还设置了专属互动区,观众在观展的同时可以体验甲骨版画拓印。此外,展览还设置了十二生肖甲骨文的立牌,可供观众找出自己的专属生肖,一探自己的生肖甲骨模式,感受历史的魅力。

在观展的同时可以体验甲骨版画拓印。  

在观展的同时可以体验甲骨版画拓印。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郑琦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