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第十一届澳门国际传播周于澳门科技大学开幕,本届传播周以“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为主题。开幕式现场发布了“讲好中国故事”澳门宣言,启动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战略合作项目。
本届传播周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传播周期间,来自新加坡、香港、澳门和内地等地区的学者在多个分会场,将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介实践及文化叙事等展开探讨。
开幕式主礼嘉宾合影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认为,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塑造和重塑我们与世界之间的联系。科技与文明日益交织在一起,传播的边界不断扩大,信息传播的形态和形式、意义也在不断演变。而本届传播周的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旨在引发对人类传播实践深度变革的系统思考。
“作为一座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级城市,澳门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不仅是技术的接受者,也是文化创新和传播方式重构的实验室。”李行伟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汇聚思想火花,集思广益,探讨澳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革命,扩大文化话语的影响力,重塑其在全球传播网络中的地位。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勇慧认为,本次澳门国际传播周汇聚了来自全国几十余所高校、文化企业及研究机构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研究议题涵盖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国家形象与战略传播、智慧技术赋能传播、区域国别文化实践等领域。他鼓励学界与地方政府、文化产业、科技企业协同合作,让理论成果转化为国际传播的“中国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勇慧致辞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孙玮认为,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共建教育部伙伴基地“澳门传媒研究中心”。2024年5月,两校共同发布了上海-澳门双城数字沟通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今年已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沟通力”调研,未来还将谋划在人工智能方面与澳科大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孙玮教授致辞
在开幕式上,院校代表宣读了“讲好中国故事”澳门宣言。《宣言》提出,讲好中国故事需立足六大维度,秉持“学术求真、故事传情”理念。该宣言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共同发起,致力于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澳门宣言
活动现场,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分别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此外,主办方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故事高峰论坛,论坛聚焦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创新,来自内地与港澳的权威学者共同探讨如何以学术力量赋能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
出席嘉宾、老师及同学们大合照
文字:GDToday记者 吴采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