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畅伟:归零又重启,“星光”不负追梦人|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

南方+

水贝篇

从位于深圳水贝特力珠宝大厦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星光达”)办公室向窗外眺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1999年,林畅伟带着年仅两岁的星光达来到这里时,有的只是一群破旧的工厂,星光达是进驻水贝特力工业区的第一家黄金珠宝企业。林畅伟的“珠宝梦”,就在这片还不甚肥沃的土壤中扎下根来。

此后近30年间,林畅伟眼见着水贝迎来送往无数个和自己一样的“珠宝追梦人”,感知着水贝的温度一点一点地暖起来,直到变成今日同行万千、产业蓬勃的模样。

采访中,林畅伟提到的一个细节,让记者印象深刻。他说,一直到2016年,星光达的工厂搬离时,星光达是特力水贝片区唯一一家没有因工业污染而被投诉的黄金珠宝企业

“我们只是把该投入的成本做好,不能为了挣钱而去污染环境,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林畅伟说。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该投入的就要投入”,是林畅伟在采访中反复表达的话语。

星光达黄金饰品系列。

星光达黄金饰品系列。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是改革开放浪潮最汹涌的地方,林畅伟踏着浪进入了珠宝行业,也曾被潮水拍倒在岸。三次归零、三次重启的经历让他明确,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带着社会责任感,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把企业命运的河流,融汇于整个行业发展的汪洋中

林畅伟把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视为己任,多年来坚持在研发端做大量的投入,尽管这也许是一件艰巨的事。

“但我们一直不放弃,不断地投入,不断地坚守,只有不断创新,行业才能发展;只有行业能发展,企业才能发展。”

多年的坚守,让林畅伟在踏准产业变革每一个节点的同时,自成一套“半步哲学”领先半步,是洞察先机的敏锐,亦是稳立潮头的智慧,既不冒进失序,亦不落伍于时

也因此,星光达从仅有十几号人的小作坊,一路攻坚克难,成长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珠宝镶嵌制造企业,珠宝年产量超百万件,与国内众多耳熟能详的黄金珠宝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中国珠宝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黄金珠宝的历史在中国延绵不断几千年了,我们这一代人能在这个时代,把这个行业发扬光大,我感到非常荣幸。”完整经历了行业从无到有的历程,林畅伟感到幸运的同时,也深知当下产业环境的来之不易。

“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引领行业发展。”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这位珠宝梦工厂里的追梦人,依然坚定地走在追求“珠宝梦”的康庄大道上。

南方+珠宝栏目特约主理人和利对话林畅伟。

南方+珠宝栏目特约主理人和利对话林畅伟。

◎专访1+1

南方+珠宝栏目特约主理人、和利探宝主理人 和利

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畅伟

领先的市场地位:成立深圳唯一也是行业唯一黄金珠宝工业设计研究院

南方+:星光达自创立以来,在推动深圳珠宝加工市场地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给行业带来了哪些具体改变和深远影响?

林畅伟:星光达一直深耕黄金珠宝产业,立足新设计、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推动行业的发展。

研发是一件投入大但见效不一定就高的事,有很多研发到最后也不一定能产生成果,但是我们一直不放弃,还是不断地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也是一直在坚守、在投入。

最近我们刚刚成立了一个黄金珠宝工业设计研究院,现在正处于筹建培育期,这是深圳唯一也是行业唯一的一家黄金珠宝工业设计研究院,我们在努力地把它做好。

因为深圳黄金珠宝行业的地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作为行业首个研究院,深圳市政府也非常支持这一块的工作,这也跟深圳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有关,所以能建立这么一个研究院,是非常好的。

与时代产业同频共振:不能只是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南方+:从20世纪80年代下海,到承接香港珠宝产业转移,再到如今领跑智能制造,您的个人成长始终踩准产业变革的节点。在这过程中,您如何做到与时代产业同频共振,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

林畅伟: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变化得都很快,我们不能只是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在国家以及深圳市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在大环境下紧跟国家的步伐,在黄金珠宝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行业内要不断地投入,才能引领行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跟华为在做工业互联模块化项目,把生产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去做,比如做一些M to C(manufacturer to customer,工厂到消费者),消费者在线上定制,我们在无人生产车间完成制作。虽然黄金珠宝是一个传统的产业,但是也可以结合新技术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星光达在2016年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我们一直坚持研发投入,坚持创新。

◎洞察消费理念:以前制造产品,现在制造消费

南方+:星光达与水贝有着怎样的渊源?在与水贝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林畅伟:我在1997年成立了星光达,1999年来到了特力水贝工业区,是这个片区的第一家珠宝企业。当时这一片还都是破旧的工厂,你看到的这些楼都是这几年才改造建起来的。这一片的改变、行业的升级,我一路都见证了。现在来到水贝,基本这两平方公里内都是黄金珠宝企业。

工匠师傅打磨产品。

工匠师傅打磨产品。

确实我们从刚开始的一个小工坊逐渐发展壮大,也是正好赶上了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个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前我们是制造产品,现在是要制造消费,消费者要什么,我们就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上,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与产业共生共融:产业链高度聚集、完善,促成企业发展更好

南方+:您认为水贝“世界珠宝工厂”的产业链生态对于星光达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能否分享一个企业与水贝共成长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转型案例?

林畅伟:星光达在水贝这片沃土上成长,其实也得益于整个产业链的高度聚集、产业链非常完善。在这一片要做个相关产业的事情,都非常方便,时间、速度各方面的效率都比较高,所以企业能发展地更好。

从原来的一个小作坊发展壮大,我们确实也遇到过挑战。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行业带去了短暂的波动,刚开始大家都很担心,但都还是沉下心来,立足各方面的创新,做好产品的研发、新材料的应用,不断地去拓展,后来挺快地就恢复过来了。

所以一个行业要做好,不是单单一个企业好,还是需要整个行业都好。我把加大投入研发、推动行业发展视为己任,因为行业能发展,企业才能发展。

贴合消费者的设计理念:不能“跑得太快”

南方+:星光达的产品设计一直备受关注,在产品设计上星光达秉持的理念是什么?

林畅伟:要有好的创新产品,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立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也要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我们这个行业有一句话,领先一步,有时候可能会太快,领先半步,市场就会做得很好,要把握好节奏。

按照我们现在的制作能力,设计出来的产品我们基本都能做好,但我们还是要贴合消费者。现在我们在设计研发上,有些时候确实会做回几年前的东西,因为那时候向市场推,可能大家感觉有点超前,但到现在拿出来,市场能接受了。

企业虽然要盈利,但在设计理念上不能超前得太厉害,这个节奏很难把握。因为确实有很多企业做得很好,也跑得很快,但不一定就能够在市场中沉淀下来

星光达珠宝执行董事林泽滨介绍星光达的定制产品。

星光达珠宝执行董事林泽滨介绍星光达的定制产品。

拥抱数字化:让消费者自己选择、自己设计

南方+:智能化浪潮下,星光达如何主动求变?在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有哪些创新举措?

林畅伟:在生产方面,刚才也提到,我们跟华为一起在研发互联网模块化智能生产,包括到门店个性化定制、无人工厂生产,有的生产线已经在做了。

我们还是要不断加大设计研发的投入。比如我们有一套软件,可以让消费者也参与到设计中来,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就能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包括现在AI技术发展,以前要靠手绘的产品,现在我们基本用电脑就可以直接呈现,还可以做局部的修改和优化,这样才能做出更多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管理方面,我们以“大制造、精质造、严治造、极致造、芯智造”打造企业生产的规范和标准。人才方面,我们也是重视人才的培养,这两年我们做了一些优化,现在公司有大几百号人。

◎电商直播、线上销售快速上升:线上线下互补式发展

南方+:直播电商的兴起给传统珠宝店铺带来了冲击,但也带来了新活力。您认为星光达在迎接数字化浪潮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平衡线上直播电商与线下传统店铺的业务?

林畅伟:现在市场在变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这几年我们看到珠宝行业在电商直播、线上销售这块上升得比较快,行业里的一些品牌在线上渠道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整体销售额的50%。去年星光达的线上销售也是上涨的,我们也跟各大品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市场的变化,来去共同引领行业。

现在线上的这些品牌直播还是比较规范的。线下门店也好,线上电商也好,以后应该是联动的,线上可以反哺线下门店,线下门店也支撑到线上的竞争

其实如果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开展市场的竞争,企业该承担的费用都去承担,该投入的要做好,每个企业都有这种社会责任感,这样才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为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确实我们经历了这个行业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我们对国家发展到今天,有现在的营商环境,是非常感同身受的。

我们还是挺幸运的,能在这个时代参与一个行业的发展,我相信再过10年,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一定是全球最牛的、最好的

◎广东珠宝产业一线走访录专题

文字/脚本:南方+记者 梅子仪 马华

出镜/主持:和利

拍摄/剪辑:张文愿 李文静 

海报设计:吴颖岚 谭唯

统筹/策划:马华 和利 何伟贤

制片人:和利 马华

总监制:陈韩晖 赵兵辉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内容支持:和利探宝、宝创会传媒

特别鸣谢:深圳市罗湖区委、区政府 深圳市珠宝博物馆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