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春市三甲镇举办“多年生水稻”种植现场观摩会。随着一盘盘长势喜人的青秧抛入田野,标志着“多年生水稻”正式在三甲镇落户。
“4月9日以来,经过严格遵循科学的选种浸种、深耕整地、播种育苗、壮苗插秧等程序,育苗盘中的秧苗展现了长势整齐、根深茎壮等的优良性状。”首家试种多年生水稻的种粮大户袁康龙喜笑颜开地说,综合气候、耕地、水利条件,他认为三甲镇非常适合种植此稻种,预计今年第一季亩产450公斤以上。
据了解,多年生水稻是由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培育的创新型水稻品种,该品种利用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稻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具备地下根茎无性繁殖的能力,收割后根茎的芽可重新萌发成苗,在3至5年生长周期内可实现“一种多收”。
据三甲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种粮收益低、机会成本攀升、土地资源禀赋限制、劳动力流失等因素影响,导致三甲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率不足。
目前,三甲镇不具备复耕条件的耕地约7100亩,而多年生水稻通过轻简化生产,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其“一种多收”特性(头季加再生季亩产超1吨)可稳定粮食供应,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也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甲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及时总结试种植工作经验,引导鼓励种粮大户明年扩大试种面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谢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