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工商联:“四字”工作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南方+

2024年来,阳东区工商联(总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主线,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等工作中不断创新,以“领”“联”“融”“法”工作法,架起政企“连心桥”,当好民营企业“贴心人”,助力阳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领”字当头,提振发展信心

深入开展思想引领行动,阳东区工商联通过开展专题学习、调研走访、集中培训、争先创优等活动,及时传递“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提振信心、凝聚人心,不断夯实民营经济人士共同思想基础,到乡农会红色文化展馆、阳西儒洞边海红色展馆等地参观学习10余次,凝聚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绿美阳东”、“百企兴百村”、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的思想共识。

“联”字共振,助力纾困解难

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阳东区工商联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重点,建立主席(会长)定期会议制度,采取“主题+问题”“报名+点名”“见面+书面”等方式,聚焦企业存在的痛点难点,形成问题建议梳理、交办、反馈、督查评价工作闭环,2024年共收集解决企业问题6个。

镇商会携手联建,助力乡村振兴。阳东区工商联组织东城镇商会、大八镇商会、阳东区女企业家协会等常态化开展工作交流和互访互学活动10余次,促进商会间交流协作,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商会人才队伍;大力发展乡镇基层商会,目前全区已成立镇商会7家,覆盖率达64%,切实扩大民营企业联系服务面、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助力各镇商会发挥自身优势赋能地方招商引资,推动雅韶、北惯、合山、东平四个镇商会与当地镇政府签署阳江市“百会万企”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框架协议书,2024年精心谋划帮扶项目31个,投资总额600多万元;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参与“绿美阳东、宜居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已投入10多万元用于开展绿美阳东植树活动。

阳东区工商联联合全区工商联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形成议案、提案向人大、政协报告。2024年以来,阳东区工商联共向人大提交议案15件,向政协提交提案8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联合当地学校,促进校企资源、信息双赢共享;组织40多名企业家到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并与区人社局、阳东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共同举办了“深化校企共建合作暨人才培养签约仪式”活动。

“融”字促和,立足经济服务

阳东区工商联发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常态化全方位合作机制作用,为企业“面对面”“一对一”讲解并推介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和贷款业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3次,满足民营企业多渠道融资需求。

阳东区工商联组织企业家到河北省雄安新区、抚宁区和承德县交流学习,与河北省广东商会签订广东省“百会助百县,万企兴万村”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会县结对共建框架协议书;湛江市霞山区工商联组织企业家到阳东参观交流,加强两地工商联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地民营企业的繁荣发展。

“法”字护航,打造服务环境

阳东区工商联通过沟通联系机制向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转办案件线索,协助办结企业诉求;与12345热线对接,实现企业诉求收集、转办、反馈的线上工作闭环;着力加强企业法治教育,联合法院、司法等部门组成包括法官、律师在内的宣讲团,深入民营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护营商”等活动,提供普法宣传、“法治体检”等服务,2024年来,开展法律专题讲座等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法治民企建设工作。

撰文:赵强  邓雅方

图片:阳东区工商联提供

编辑 张会玲 牛攀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