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地选择实践与前瞻论坛在横琴举行,会上同步发布《琴澳仲裁合作平台仲裁规则》,进一步服务澳门及澳资商事主体,助力横琴打造成“大湾区仲裁优选地”与“中国仲裁国际化示范窗口”。活动吸引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法界精英、政府代表、仲裁机构及企业界人士约120人参与,共同探讨大湾区仲裁未来发展路径。
珠海国际仲裁院(横琴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推出《横琴国际仲裁中心琴澳仲裁合作平台仲裁规则》及配套《证据规则》。
发布全新规则,构建琴澳跨境争议解决新机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表示,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制度创新的核心要义,更是实现琴澳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规则的有效衔接,能够打破区域间的制度壁垒,为琴澳两地在经济、社会、法律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合作区在开放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发布仪式上,珠海国际仲裁院(横琴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推出《横琴国际仲裁中心琴澳仲裁合作平台仲裁规则》及配套《证据规则》,这是继2021年“琴澳仲裁合作平台”成立后,两地在仲裁规则衔接领域的里程碑式成果。
据珠海国际仲裁院副院长许智铭介绍,新规深度融合内地与澳门法律特色,充分吸收澳门仲裁法、澳门民事诉讼法等的优点和经验,侧重于服务澳门及澳资商事主体,帮助商事仲裁参与各方快速熟悉和掌握仲裁规则,选用仲裁解决商事争议,助力澳门和内地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新规的出台,标志着琴澳仲裁合作从平台共建迈向规则共通,为跨境民商事争议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优化合作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活动现场。
深化多元合作,共促仲裁事业发展
活动现场,珠海国际仲裁院与澳门法律交流协进会、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香洲区人大常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围绕跨境法律人才培养、规则衔接研究、区域法治协同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同时,为珠海国际仲裁院2024年度优秀仲裁员颁发荣誉证书,并向新聘仲裁员代表授予聘书,进一步充实涵盖粤港澳三地专家的仲裁人才库。
随后,“大湾区仲裁地选择实践与前瞻论坛”邀请香港仲裁师协会会长王则左、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涂广建、广东省高院民四庭副庭长李民韬等嘉宾,围绕“仲裁地竞争力提升”“跨境规则对接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嘉宾们指出,琴澳仲裁合作平台的规则创新,为大湾区仲裁地选择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的范本,建议进一步加强三地仲裁机构在程序互认、裁决执行等领域的协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争议解决高地。与谈环节中,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的法律实务界代表,就仲裁服务企业“走出去”、数字化仲裁程序等热点问题分享了实践经验。
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的历史使命,也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珠海国际仲裁院党组书记、院长余学旺表示,珠海国际仲裁院此次发布的专项规则,是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的重要举措,通过仲裁规则的“软衔接”,有效破除制度壁垒,便利琴澳法律要素流动。未来将持续深化与港澳仲裁机构的协同创新,推动仲裁规则、服务标准、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公正、专业、高效、开放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全面开放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采写:南方+记者 黄天儒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