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市、镇街、村(社区)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运作,标志着中山市近两年大力推进的综治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中山市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市、镇街、村居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基本实现“阵地一站集成、资源一库共享、机制一体贯通、平台一网融合”,展现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的蓬勃生机。
新面貌、新升级、新气象,为中山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点赞!
为中山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点赞!(可多选) 1、火炬高新区综治中心 2、石岐街道综治中心 3、东区街道综治中心 4、西区街道综治中心 5、南区街道综治中心 6、五桂山街道综治中心 7、南朗街道综治中心 8、民众街道综治中心 9、小榄镇综治中心 10、古镇镇综治中心 11、东凤镇综治中心 12、黄圃镇综治中心 13、南头镇综治中心 14、阜沙镇综治中心 15、三角镇综治中心 16、港口镇综治中心 17、横栏镇综治中心 18、沙溪镇综治中心 19、大涌镇综治中心 20、板芙镇综治中心 21、三乡镇综治中心 22、神湾镇综治中心 23、坦洲镇综治中心 提交
1、火炬高新区综治中心
火炬高新区深入推进“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转”跃升,跑出矛盾纠纷化解加速度。
一是功能集成,高标准建设“一厅三室”,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统筹司法、人社、调委会等基层力量和社会力量入驻办公,形成综合治理最强合力。
二是多元解纷,构建矛盾纠纷分级分类调处体系,创新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等调处机制,2024年矛盾纠纷调处案件成功率达98.52%,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是一网覆盖,打造集信息归集、流程监管等为一体的指挥调度平台,探索窈窕小区红网格工作站等网格治理模式,2024年累计处置网格事件近九万件,办结率达100%。
2、石岐街道综治中心
石岐街道投入160万元开展综治中心提质升级工程,将办公场所从办事处搬至石岐街道康华路30号(宏业大街18号),新办公场所占地面积1068㎡,建筑面积1142㎡,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网格工作室等“一厅三室”。建立指挥调度、部门进驻、督办问责、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理顺了工作流程,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运行水平。健全“常驻、轮驻、随驻”工作机制,整合街道综治、卫健、教育、公安等部门力量,“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室引入中山市红十字会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北斗星心理咨询公司等社会资源,组建由专业心理咨询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化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心理服务工作质效。
3、东区街道综治中心
东区街道以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一站式”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建强综治中心“主心骨”,街道、社区、经联社三级综治中心体系初步形成;激活纠纷联治“动力源”,在街道综治中心揭牌成立法官工作站,联合人社部门设立“劳动争议联调中心”,整合91家单位成立“香山法苑”调解联盟,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创新多元善治“风景线”,率先实现社区居民议事厅全覆盖,创新“四方平台”协商共治机制,持续激发和引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4、西区街道综治中心
西区街道综治中心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为依托,外观大气,功能分区合理。按照“多室合一、一室多用”的标准打造高质量的“一厅三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监控研判室高效运作,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问诊式”矛盾处理机制,日常提供多元“门诊服务”,遇突发事件则迅速“会诊”“急诊”,复杂问题由工作专班“专家会诊”。2024年依法妥善处理各类信访案件1010宗,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过岐江河”,筑牢了平安护城河。
5、南区街道综治中心
南区街道综治中心立足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践,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综治中心“1个中心”核心枢纽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多元解纷,聚集“N”种机构力量向村居一线下沉,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质增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为抓手,整合信访、司法、妇联、人社等部门入驻,提供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组合式套餐服务”,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6、五桂山街道综治中心
五桂山街道综治中心依托“线上+线下”双平台打造全链条治理模式。线上通过“粤平安”系统智能分派网格事件,2024年累计处置7101宗,办结率100%;线下建成“四翼一体”综治中心枢纽,整合信访、司法、人社等22个部门资源,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创新“四员联动”机制(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培育“洪哥调解室”“洁恩调解工作室”等特色品牌,成功调解涉港澳纠纷7宗,全年矛盾化解率达100%。建立“1+1+1+N”网格治理体系,划分21个基础网格685个楼栋长,通过“网格巡查—智能分拨—部门协同-闭环处置”流程,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化解。同步运用粤平安群诉系统实时收集社情民意,2024年排查录入矛盾纠纷风险隐患300件,并全部调处办结,形成“技防+人防”立体防控网。
7、南朗街道综治中心
南朗街道以综治中心为平安枢纽,融合法院、公安、信访、司法、法律、心理等资源力量,创新建立“双对接三预警”机制(访调、诉访对接+红黄蓝三级预警),构建“源头预防、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精准帮扶”四位一体治理格局。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4起,信访案件及时受理率、办理率持续保持100%,重点矛盾纠纷率达96.5%,多宗欠薪案件经验做法获市肯定、推广。同时,延伸打造18个村级综治中心,在榄边茶东村建设全市首个村民小组综治中心将基层治理延伸至神经最末梢,推行“三预共治”“三安联动”“带案下村”“以案定补”等工作法,实现85%以上矛盾及时发现、就地吸附。
8、民众街道综治中心
民众街道综治中心集成“三驻”,搭好矛调平台“四梁八柱”。
一是常驻守稳“固定哨”。由司法和信访部门“常驻”定点办公,建立涉稳信息排查、预警、化解机制,履行政法机关职能,当好治理“主力军”。
二是轮驻吹响“流动哨”。公安分局、人社分局等10个部门“轮驻”接待,变单兵作战为集中攻坚,形成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三是云驻站好“智慧哨”。依托“粤平安”、信访信息系统等平台,收集和受理线上矛盾纠纷,实现群众诉求受理办理,形成闭合式工作链条,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9、小榄镇综治中心
小榄镇综治中心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源头防控风险隐患”重点任务,严格按照上级标准做实规范化建设,牵动凝聚政法单位及社会各界法学专家力量,探索创新重点矛盾类型“专科”调处平台,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的“一站式”法律咨询、多元解纷、快诉速裁、心理疏导、涉企法治等多元特色服务;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信息收集、重点纳管、立体防控,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实现“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地落实。
10、古镇镇综治中心
古镇镇综治中心紧扣“多元共治、源头解纷”目标,构建了“部门联动、法检赋能、重心下移、社会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成效显著。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矛盾联调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专班联合调处等形式,打破部门壁垒。二是深化法检专业力量下沉。通过“接访+调解+释法”一体化服务,推动涉法涉诉纠纷“一站式”化解。三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以镇综治中心为枢纽,统筹推进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创新构建“镇村一体、上下贯通”的基层治理体系,将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治安防控等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四是凝聚社会力量共治。引入法学专家、法律顾问驻点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援助;成立“和事”志愿调解服务服务队和5个行业调解组织等一批基层调解特色品牌,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深化“平安灯都突击队”群防群治品牌。
11、东凤镇综治中心
东凤镇综治中心统筹主导成立“助薪安”劳资纠纷调解服务队和“凤心语”婚姻家庭调解服务队,创设“预警”“联动”“入户”化矛做法,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一是“线上+线下”双预警,双管齐下将排查“触角”延伸至最小单元。二是“一个中心”统全局,联动多方力量介入调处,做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三是四项机制皆“入户”,落实走访、评估、服务、回访“全流程”入户,确保调解阵地前移,全方位提升调解的主动性和实效性。2024年,调解队共接待调解劳资纠纷1077宗、婚姻家庭纠纷9宗,调解率为100%。
12、黄圃镇综治中心
近年来,黄圃镇不断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黄圃镇1个镇级综治中心、16个村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实体化运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黄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建强“1”个中心。推动综治、信访、司法、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多主体“常驻+轮驻+随驻”,高标准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二是整合政法资源。推动检察院、法院、公证处等政法力量入驻综治中心,将依法治理力量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三是激活“N”种力量。通过商事调解团队、公益法律服务团队、新业态群体等力量释放社会共治潜力。
13、南头镇综治中心
南头镇综治中心位于南头大道西110号,是南头镇“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核心枢纽。中心配备了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以及社会心理服务室等一系列功能性场所,设置了“法律服务”“信访接待”“人民调解”“综合窗口”等多个服务窗口,构建起一站式多元服务模式,让群众“最多跑一地”。中心每个工作日下午均有驻点律师坐班值班,每月10号、20号、30号分别为“法官接待日”“检察官接待日”和“公证接待日”,为群众提供“面对面、一对一”专业化法律服务。
14、阜沙镇综治中心
一个实战平台,夯实治理根基。阜沙镇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按标准建设“五室一厅”,办公场所位于镇中心圈,方便群众办事,部门以“常驻、轮驻、随驻方式”办公,落实矛盾纠纷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一栋楼聚合、一站式服务、一次性解决”。针对复杂的矛盾纠纷问题灵活组建由基础力量3类人(综治平安员、网格员、村居治保会)、专业力量3类人(行业主管部门、驻村工作组、驻村民警)和法治力量3类人(驻村律师、法官、检察官)的“3+3+3”解纷小组,实现“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处置”。凝聚一警一辅、网格员、平安员、调解员等力量滚动排查风险隐患;与市第二检察院建立府检协作机制,与辖区法院建立定期沟通会商机制;“三官两师”进校园和本土化“大喇叭普法”项目创新普法宣传,N方合力解纷,提升治理效能。
15、三角镇综治中心
三角镇综治中心于2024年升级改造完成——位于三角镇福煌北路15号,设置有群众接待大厅和矛盾调解室,开展信访诉求接待、纠纷现场调解、法律咨询解答、法律援助受理、行政复议接件等服务。实现平安法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全员进驻合署办公,镇人社、城建、农业、应急、公安等成员单位也会根据需要由中心吹哨,派员随驻,协同办公,受理跟进群众的专项诉求问题。每月30日为“检察官接待日”,检察官为群众开展法治宣传、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民意收集等服务。无论是邻里之间的小矛盾,还是涉及法律政策的大问题,都能在综治中心找到解决办法,实现矛盾纠纷一篮子调处、一站式化解。
16、港口镇综治中心
深入推进“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新时代背景下,港口镇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以优秀党员为骨干,打造“坤哥调解工作室”,以调解工作室为核心,打造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立体作战图”。实现矛盾化解、法律援助、信访调处等服务综合办理,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17、横栏镇综治中心
横栏镇综治中心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协作配合、应急联动、部门轮驻等11项配套机制,整合住建、公安、律所、社工等25个部门机构“常驻、轮驻、随驻”办公,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成立“庭所共建工作站”“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工作站”“西江伴语”调解工作室,设立“法官、检察官接待日”,有效对治群众各类疑难杂症。在全市首创“预重整+重整+共益债”融资模式,成功推动金尊府等多个问题楼盘大规模复工,让延期交楼6年之久的业主陆续收房,保障了购房人合法权益。
18、沙溪镇综治中心
沙溪镇综治中心规范设置“一厅三室”,以“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运行模式实现矛盾化解、法律援助、信访调处、网格管理等服务“一站式”办理,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通过部门常驻、随驻等形式,整合解纷资源,努力实现“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沙溪镇两级综治中心调处纠纷超1000起,调解协议涉及金额超3200万元。
依托“粤平安”纠纷化解平台进一步深化“吹哨报到”机制,从“被动响应”向“未到先办”转变。沙溪镇综治中心全量收集汇聚各条线矛盾纠纷,推动部门前移矛盾纠纷化解的介入节点,实现群众未上门即主动介入,疑难问题多部门协同攻坚。2025年一季度,公安、司法、人社、妇联等部门已提前介入化解纠纷1100余宗。
19、大涌镇综治中心
近年来,大涌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构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开展镇综治中心提质升级工程,对群众诉求“一站式接受、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矛盾就地化解、强化诉源治理、促进讲信修睦的平安建设路径。数据显示,2024年大涌镇综治中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3宗,同比下降33.1%。成功化解矛盾303宗,化解率100%。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一次性化解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20、板芙镇综治中心
板芙镇以构建“研判预警—协调调度—跟踪问效”的全链条治理机制为核心。以镇综治中心为核心枢纽,建立“三个一+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每月召开1次维稳例会、开展1次集中排查、组织1次重点走访,实时汇聚网格员上报、视频监控、群众投诉及网络舆情等多维数据源;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突发情况实行“半小时响应制”,即时组建专班开展个案研判,通过情景模拟推演制定“一事一策”处置方案,联合公安、司法、信访及职能部门等实施靶向化解。
21、三乡镇综治中心
三乡镇综治中心坚持“党委统筹、综治牵头、部门联动”,完善“中心调度、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村居协助、一站调处、上门服务、多元帮扶”的工作格局,创新设立“中心+法庭”“网格+执行”、涉税纠纷多元调处、“1+4+N”婚姻家庭纠纷多元调处体系、“加强民事支持起诉保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协作工作机制等特色工作机制,推行“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解纷”,实现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
22、神湾镇综治中心
神湾镇综治中心历经升级改造,建筑面积达2001.96平方米,用地面积达1874.1平方米。中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等“一厅三室”,成为集矛盾纠纷调解、诉讼服务、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受理诉求、纠纷调处、法律服务、心理服务、帮扶救助等多种服务。2025年1-3月,接待来访群众85批24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03宗,办理群众诉求事项87件,调解成功率、按时办结率、服务满意率同比上升,实现群众诉求“多头跑”到“一站清”的良好效果,成功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神湾答案。
23、坦洲镇综治中心
坦洲镇综治中心建成“一厅三室”功能区,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形式协调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等各方力量入驻综治中心,制定完善首问负责、“中心吹哨 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以“五法联动”,即预防纠纷源头“疏”,风险隐患全面“排”,合理诉求提速“解”,社会防控重点“管”,困难诉求用心“帮”,构建起“疏导-排查-化解-管控-帮扶”工作体系。打造珠海中山跨界人民调解工作室、书记调解工作室等N个品牌调解室以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创新“坦澳相融”“坦港相融”跨境纠纷调解新机制,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素材来源:中山市委政法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