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3%,怎么看?一文读懂广州2025一季报

南方+

4月27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广州经济运行数据。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7532.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查阅详情>>>)

数据背后,折射广州哪些经济新动向与新趋势?南方+为你一一解读。

销量逆转、智驾开挂,中国跑出一座智车之城

一季度经济数据中,新能源车产量增速自去年5月首次转正,同比增长0.7%;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3月单月增速更是飙至21.1%。

曾被唱衰的“老牌汽车城”,如今一脚电门冲进“智车时代”,成了中国新能源赛道上最抢镜的“黑马”。

眼下的广州,目标早已不止“中国智车之城”。小鹏汽车欧洲工厂动工、文远知行拿下欧洲市场、广汽埃安登陆纽约车展……“广式智车”正在复制智能手机的出海神话。而更大的野心藏在数据里:一季度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7.7%,其中超六成砸向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

从燃油车时代的“华南虎”,到智能车时代的“新物种”,广州的故事从来不是简单的产业升级,而是一场关于“生存进化”的无限游戏。

智车之城的C位,广州坐定了。

“AI+”正在为广州疯狂吸金

当国内城市还在快马加鞭“重仓AI”的时候,广州已经靠着“AI+”闷声发财——

2025年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为30%。

“AI+”行业智变突围,助力今年1—2月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7.6%。

细分赛道上,一季度,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7%、9.7%、6.8%;信息技术、互联网服务与其他行业加速融合,推动互联网接入服务(48.2%)、数字内容服务(28.8%)、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18.6%)、互联网平台(15.6%)、信息技术咨询服务(13.2%)均实现营业收入两位数增长。

当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广州用实力证明,AI不是PPT里的未来,而是账户里的真金白银。

外贸双超内贸,中国第一内贸港正在做两件事

今年一季度,广州港交出了一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货物吞吐量1.6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5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2%和7.0%。

一系列的数据中,有两个节点值得关注:一是外贸集装箱量超越内贸,二是外贸船舶到港量(4582艘次)超过内贸(4445艘次,3000吨级以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前者这一数据的转变,是首次发生在这个连续16年霸榜中国内贸第一港的广州港身上。

外贸双超内贸,更暗含城市格局重构的深层逻辑。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43.00亿元,同比增长17.3%。

亮眼数据的背后,这座港口正在做两件重要的事:对外,用174条外贸航线编织全球供应链网络;对内,用35个内陆港改写“港口—腹地”逻辑关系。

日均诞生老板1000+,13.84万经营主体投下最硬核的“信任票”

广州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3.84万户,同比增长22.8%,其中,新登记企业9.45万户,同比增长21.1%。

这意味着,广州日均诞生1000多个老板。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每增加一个市场主体,就给广州经济多增添一份动能。

一季度数据炸场只是开始,广州真正要实现的是“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超级IP。当城市竞争进入“算账时代”,谁能帮企业把投资回报率算明白,谁就能收割新一轮产业红利。

毕竟,资本从来不说谎——13.84万经营主体集体“梭哈”广州,就是最硬核的信任投票。

十大产业赛道如何托举广州经济“开门稳”

一季度,广州经济以3.0%的GDP增速实现“开门稳”,服务业贡献超九成增长,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在这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围战中,广州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纲,布局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要赛道。

历时两个月的深调研,南方日报走进产业一线,解码广州如何以创新突围、数智赋能、链式聚势,托起经济韧性增长的“基本盘”。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这三大信号得到印证

一季度刚结束,南方日报、南方+独家推出《开局观察—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季分析》系列报道,提出2025年第一季度是广州全面绘就新蓝图的首季,开局之势可观全年发展之效,分析文章认为广州一季度开局释放三大信号。今天这一数据发布,三大信号均得到进一步印证。

信号一:一季度341个重大项目破土、12万求职者挤爆春招现场、三大互联网巨头华南总部完成合围——广州正在以迅雷之势演绎城市能级裂变跃升。

信号二: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的双螺旋正在改写城市经济地理。广州正在棋盘上落下三颗关键棋子——南沙、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三核裂变之势正重构这座城的产业版图,一场关于城市的流量争霸战正在打响,流量的背后就是向未来要增量。

信号三:当人口红利消退、土地财政转型,城市需要用重资产投入与软实力升级构筑发展护城河。“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正重塑广州经济地理,基建投入强度与城市改造力度,折射出这座最强省会争夺超级枢纽、超级接口的底层逻辑。

策划:龚晶

采写/统筹:陈思勤 柳时强

新媒体统筹:黄舒旻

设计:钟冠婷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