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地区静脉曲张研讨会在汕头市人民医院举办

南方+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静脉曲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月26日,粤东地区静脉曲张研讨会暨静脉曲张新技术学习班(汕头站)在汕头市人民医院主院区会议中心举办。学术活动聚焦静脉曲张诊治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推动静脉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和早期筛查,助推提升粤东区域临床医生对静脉曲张的诊疗技术水平,吸引了粤东区域内近百名医务工作者参会。

汕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志华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血管疾病诊疗正面临技术革新与临床需求的双重机遇,此次会议以静脉病新技术学习为主线,邀请了介入医学、血管外科等领域权威专家,通过专题研讨、技术分享,聚焦发病机制、诊疗规范等议题,为粤东区域血管病相关专业医务工作者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旨在推动诊疗标准化与精准化发展,助力技术下沉与规范化普及。

活动中,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十余家省内外医院的专家医生分别作专题学术报告,分享了非热消融、介入与中医结合、日间手术等在下肢静脉曲张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主办方还组织了汕头、揭阳、潮州、梅州、河源等地医疗机构医生展开病例讨论,分享临床一线实践经验。

记者了解到,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扩张、迂曲,常见于下肢。久坐久站的生活方式、肥胖率上升、缺乏运动与肌肉萎缩以及人口老龄化等,让静脉曲张变得越来越常见。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存在1亿以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发病率为15%左右,并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精索静脉曲张、卵巢静脉曲张(盆腔淤血综合征)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同样患者众多,早期筛查和给予及时专科治疗可以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需要引起临床医生关注与重视。

汕头市人民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纪斌医生介绍,静脉曲张的诊治通常涉及多个专科协作,血管介入的微创手术方式是这类患者微创治疗的主流方案。他介绍,近年来,介入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班在汕头举行,有利于粤东区域诊治静脉曲张相关专科的医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学习前沿技术要领,同时推动多学科医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多学科协作诊治疑难复杂病例的水平,为区域患者带来更精准、更高质量的诊治服务。

南方+记者 彭深

通讯员 郑瑞年 连亨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