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税战升级,全球经济受压,为制造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业季度报告》中指出,尽管在中美贸易冲突影响下,中国第二季度制造业生产预计将放缓,但中国制造商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挑战。报告同时也强调,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难以被取代。
港科大发布最新中国PMI预测
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于2025年第一季度呈现复苏趋势,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2月起持续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然而,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额外关税(部分商品豁免)后,中国制造业难免面临挑战。
在此情况下,研究团队预估此轮关税措施加上全球经济放缓,将对中国出口及制造业产出构成一定负面影响。尤其预计中国对美出口将出现显著下滑,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出口可能会呈现双位数跌幅。受此影响,中国工业生产增长可能会在第二季度放缓。
研究院研究主管兼报告首席作者钱慧敏认为,中美贸易战升温无可避免影响中国出口及制造业,但相信整体局面仍维持在可控水平。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制造商积极开拓多元市场,以降低对美依赖,中资企业已发展成为海外制造业的主要全球投资者,策略性构建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在钱慧敏看来,中国厂商同时转向更具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从海外市场的“直接供应商”,逐步转型为其他制造枢纽关键材料与零组件的重要供应者。实质上,“中国制造”正在演进为“中国主导制造”,甚至是“中国主导制造、为中国而造”。
据悉,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数据指标,PMI对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指标具有关键启示,因而被广泛运用。
南方+记者 陈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