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发布:5月8日起报名,全面取消幼小直升

教育莞家
+订阅

今年幼升小、小升初的家长注意了,4月25日下午东莞市教育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情况,并解析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延续去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同招、网上报名、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今年网上报名5月8日开始,招生工作主要有“五个不变”及“一个优化”。

其中最受家长关注的民办学校志愿填报数,将由去年3个调整为6个,6个志愿中,学生可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不超过3所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此外,今年将全面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

政策还有哪些热点、家长关注的问题都有哪些,南方+为大家梳理。

招生政策“五个不变”

据介绍,今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总结而言有“五个不变”。

第一,落实免试入学政策不变。今年全面推进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免试入学有关规定和要求,严禁学校“掐尖招生”“提前招生”,如被发现将坚决严肃查处。

第二,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不变。2020年,东莞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简称“招生平台”)实现了公民办学校线上同步招生,今年将继续延续。

提醒:符合招生入学条件,今年要在东莞市入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少年,均须在5月8日至14日期间登录招生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入学和建立学籍。

第三,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待遇不变。优才卡持有人子女享受与户籍生同等入学待遇。

提醒:如学生监护人暂未持有东莞市优才卡但符合相关条件的,5月底前可向相关部门提出子女入学服务申请。

第四,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不变。

①入学条件不变:适龄儿童及其家长都是非东莞户籍的,报读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长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一是持有效《东莞市居住证》;二是办理有效居住登记。

②入读公办学校方式不变:随迁子女可通过积分入学或优待政策方式申请入读东莞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网上报名期间提出积分入学申请。

③学位补贴标准不变:在东莞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非户籍学生,今年继续给予学位补贴。

第五,民办学校入学方式保持不变。民办学校的入学方式继续分为“提前批”入学、“电脑派位”入学”和“补录入学”三种方式。


招生政策“一个优化”

今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还有“一个优化”。为落实就近入学原则,兼顾学位供需平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具备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招生范围由全市招生调整为面向区域招生,电脑派位招生范围调整为该学校所在镇街及接壤镇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校在电脑派位和第一轮补录招生后如仍有空余学位,在第二轮补录时可面向全市招生。

备受家长关注的民办学校志愿填报数今年也有所调整,今年从去年的3个志愿增加到今年的6个志愿。6个志愿中,学生可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不超过3所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

那么以什么来界定是否属于区域范围内的学生?对此,市教育局表示,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是以学生户籍、监护人户籍或居住证办理情况作为识别,确定可以填报哪些区域范围的民办学校。

如是东莞市户籍学生,则可以在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中选择不超过3所填报志愿,同时还可以选择3所学生户籍镇街所在区域的民办学校填报志愿;如是非东莞市户籍学生,则须先选定其中一名监护人为“主监护人”,以该“主监护人”的本市户籍或居住证办理情况为识别,可以在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中选择不超过3所填报志愿,同时还可以选择“主监护人”本市户籍或本市居住证所在镇街所属区域的民办学校中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市2022年已明确逐步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2022年至2024年为过渡期,今年将全面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

六大关注,聚焦今年义务教育入学

关注一:招生流程及安排

关注二:入学年龄

今年入学年龄没有变化,今年申请入读小学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即2019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申请入读初中一年级的,必须是小学应届毕业生。其中,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

关注三: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是以学生户籍类型为基础,不同户籍类型的学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有所不同,详见下表:

关注四:跨镇街入学

部分本市户籍学生的家庭实际居住地和父母工作地与户籍所在镇街不一致,可能会申请跨镇街入学。目前东莞市各园区、镇(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资源供需情况情况不一,具体由各园区、镇(街道)结合学位供需实际,自行制定相应的跨镇街入学办法。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向相应的镇街教育管理部门详细了解。

关注五:长幼同校

为解决多孩家庭子女入学接送问题,今年东莞市继续实行“长幼同校”入学政策。其中,民办“长幼同校”方面,先由民办学校登记有需要的学生家长申请并初审,按照招生方案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公办“长幼同校”方面,由于每个镇街公办学位供需情况各异,由各园区、镇(街道)结合属地教育资源实际,合理制定属地公办学校长幼同校入读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调剂办法。

关注六:积分入学

今年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学的工作日程安排初定如下:

各园区、镇(街道)的积分入学工作安排包括可申请积分的年级、积分学位数、录取规则等,将陆续由属地教育部门在网上报名前公布,将陆续由属地教育部门在网上报名前公布。家长可密切留意各镇街教育部门信息。

为方便广大家长及时、快捷、全面掌握招生权威信息,大家可关注南方+和“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的“招考通”资讯专栏,2025年有关招生信息正在陆续更新中。

撰文:李玲 黄婷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