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迷人,繁星闪烁。华灯初上之时,江门台山市广海镇的宵夜街逐渐热闹起来,食客专程赶来,品尝各式美味。
镇域的消费活力,活跃在白天的楼宇厂房中,也隐藏于夜晚的热闹市井间。作为促消费、激活力、拓场景的特色消费模式,宵夜街项目正助力广海镇的夜晚更具烟火气,更助力周边村民增收。
据了解,广海镇以宵夜街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镇带村、镇村联动”的协同发展新模式,通过整合镇域资源、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多元业态,成功打造了一条集餐饮、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集装箱式宵夜街。这一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还带动全镇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广海宵夜街夜景。
与现在的热闹场景不同,宵夜街项目原址以前还是一片2万平方米的闲置荒地,杂草丛生且利用率低下。为系统盘活镇域低效资源,广海镇以“镇级统筹+市场化运营”模式,投资约300万元进行规划建设。项目于去年6月动工、12月完工,设有特色集装箱铺位20个、停车场车位232个、室外篮球场半场4个。
广海宵夜街改造前。
闲置资源被盘活,自然吸引了商家的注意。目前,宵夜街项目已吸引烧烤火锅、特色汤品、现制茶饮等多业态商家入驻,构建了“吃、玩、购”一体化消费场景。
广海宵夜街改造后。
人气聚起来,基建和配套更要跟得上。宵夜街项目融入渔港文化特色,通过海洋主题墙绘、创意灯光艺术等元素提升街区辨识度,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滨海夜市体验,让昔日荒地变身“网红打卡地”。此外,项目还同步完善了排水、照明、消防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游客提供整洁、安全的休闲消费环境。
一条宵夜街,不仅是品尝美食、休闲娱乐、亲朋聚会的好去处,还是促进集体增收的“致富街”。据了解,为破解传统村集体经济“单打独斗”的发展困境,广海镇遵循“以镇带村、镇村联动”的创新思路,在镇级统筹建设的机制下,开辟富民强村新路径,通过镇属企业与各村(社区)合股的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辖区9个村(社区)分别投资10万元入股参与宵夜街项目建设,各享有10%收益权;其余建设资金由广海镇属企业承担,并由该公司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营,享有10%收益权。目前,项目已成功出租18间店铺,年租金收入达63.6万元,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村集体从发展“旁观者”到经济“受益者”的角色转变。
在“大桥经济”的历史机遇之下,广海镇还以宵夜街为核心支点,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夜市经济+渔业资源+滨海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宵夜街辐射带动作用,项目运营后不仅直接创造了一批就业岗位,吸引45名本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更有效带动周边商业繁荣,促进了多元消费场景的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宵夜街已累计吸引客流量超过6.4万人次。另一方面,通过联动周边渔港码头、民宿酒店、特产市集,将夜间消费场景与滨海旅游、渔业体验有机结合,构建起渔文旅融合多元业态。这种“以业兴镇、以镇带村”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镇域经济活力,更实现了“镇域经济提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三重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撰文:叶芷晴 台轩 党龙
图片:党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