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湛江科技学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拓界无疆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底盘技术获得特等奖。该团队在湛江科技学院副教授廖才指导下,针对国产机器人移动能力薄弱环节展开攻关,推出具备全地形自适应能力的“拓界”底盘,为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产业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当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28万台,但高端底盘技术长期依赖进口,导致国产机器人移动底盘研发成本高企、场景适配受限。拓界无疆团队调研发现,传统底盘存在三大技术瓶颈:复杂地形越障能力不足、二次开发技术门槛高、中小企业采购成本高昂。
为此,团队通过融合多模态感知技术、自适应控制算法及模块化架构设计,成功开发出一款兼具卓越灵活性与高经济性的创新产品。团队给第一代智慧底盘命名为“拓界(TuoGear)”。该产品采用自适应可调底盘结构与独立四驱差速系统,支持轮式、履带、足式三种形态切换,可应对碎石、斜坡等非结构化环境;内置高精度激光传感器与SLAM导航模块,定位误差控制在厘米级范围;首创“硬件接口标准化+软件中间件开源”模式,提供超200个开放API接口,开发者调用预设模块即可快速完成二次开发,显著降低技术应用门槛。
目前,“拓界”底盘已在物流AGV、医疗消杀机器人、高校实训平台等领域投入应用,相关技术方案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该团队负责人罗健介绍:“我们与企业的联合测试显示,采用该底盘后,机器人项目开发周期缩短约40%,物料成本降低30%以上。”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拓界无疆团队以“渐进式创新”推动国产机器人底盘迭代升级。团队核心成员、大二学生蔡一颖表示:希望通过持续优化算法与底盘结构,未来三年内将“拓界”底盘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升至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据透露,该团队正与粤港澳大湾区多家智能制造企业洽谈合作,预计首批产品将于年内投放市场。
湛江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拓界无疆团队的实践体现了学校“聚焦区域、关注行业、突出应用、凝练特色”的科创理念。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支持青年学子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深耕细作,大力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通讯员/韦雪婷 刘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