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中心小学“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荷韵书香润童心,红色薪火永相传

桥头政法
+订阅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是精彩人生的起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教育部门“书香校园”建设号召,4月21日,桥头镇中心小学以文化为桨、以书香为帆,启动了“荷韵书香,红色传承”读书节主题系列活动。

从名人谈读书到阅读专题分享,从红色经典到阅读素养作品展,从集体共读到亲子共读,师生们在书海中浸润心灵,在阅读中厚植家国情怀,让书香成为校园最美的底色。

共读半小时

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奔赴”

4月23日,全校师生与全市同步开启“共读半小时”活动。图书馆内,各班学生轮流踏入这片“市级优秀阅读空间”,在荷韵飘香的书架间穿梭,挑选心仪书籍。有人翻开《红岩》,触摸革命年代的信仰之光;有人捧起《繁星·春水》,感受诗意的温柔;还有人探索《十万个为什么》,在科技世界中遨游……

 “读书不觉时光短,墨香浸润少年心。” 阅读的沙沙声与红色故事的激情讲述交织,学生们在沉浸中体悟: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传承。

图书馆里的“荷塘月色”

藏书里的星辰大海

作为“市级优秀阅读空间”,桥头镇中心小学图书馆宛如一片荷塘,以五万余册藏书滋养师生成长。文学、历史、科技、艺术……书籍如莲叶般舒展,舒适的阅读环境与智能借阅系统,让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仪式感。    活动期间,这里成为最热门的“打卡地”。孩子们说:“图书馆像一座灯塔,我们看见更大的世界。”而一本本被借阅的书籍,正是少年们摘星的云梯。

阅读策略讲座

线下讲座配套线上“云书单”推送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如何通过阅读提升思维深度与综合素养?我校语文科罗似嫔老师以《用阅读搭一座摘星的云梯》为题,向四到六年级全体学生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六大板块:一、书中自有黄金屋——名人们的阅读故事。二、心随书动脑不同——手机大脑与阅读大脑。三、文理阅读两相宜——阅读与多学科的关系。四、爱读慧读价更高——如何解锁阅读方法。五、书海泛舟不挑读——爱读书不如会择书。六、读写相长意无穷——阅读的输入与输出。罗老师的讲座为全体高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份阅读指南。讲座从俞敏洪、雷军、刘东强、董卿、杨绛、外卖小哥雷海为等人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阅读故事,揭示了书籍如何塑造他们的视野与成就。讲座中,罗老师用小学生喜欢的讲课风格,设计了风趣幽默的内容。她从脑科学的知识层面对比讲述了“手机碎片化阅读”与“书籍深度阅读”对大脑的影响,用银行账户与存取方式”等比喻,呼吁通过阅读重建专注力。

罗老师勉励同学们打破文理界限,主张跨学科阅读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她鼓励毕业班的同学要重构阅读兴趣与阅读方法,为中学学习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以助力中学更高更强的学习。她详细列举了精读的方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座中,罗老师引用了自家孩子多年阅读成效的经验与方法,以及自己带班育人的许多生动例子,强调了唯有书香才到致远,“有输入,才有输出。”的道理。她告诫学生们,要注重读写结合,以输出倒逼输入,形成知识闭环。“向上生长,用阅读搭一座摘星的云梯。”阅读不是搬运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亲手搭建属于他的认知阶梯。我们触碰的每一本书,都是宇宙投递给你的星光。

红色经典故事会

让信仰的种子生根发芽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在各班红色经典故事分享会上,师生们以演讲、朗诵、情景剧等形式,重温《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青春之歌》等经典作品。

“故事里的英雄,教会我们什么是勇敢与担当。” 一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红色基因在书页间流淌,爱国情怀在共读中升华,信仰的种子悄然播撒进稚嫩的心田。

“荷韵书签”

当创意与书香撞个满怀

星荷班的“荷韵书签”创意制作活动,成为读书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普特学生在老师们的细心指导下,用彩笔在造型各一的空白书签上作画,将阅读感悟化作指尖艺术……

“每一枚书签,都是我们对书籍的告白。” 孩子们的作品不仅装点了校园,更让阅读之美触手可及。

从共读的温暖到书签的巧思,从红色经典的震撼到图书馆的静谧,桥头镇中心小学用行动诠释:阅读,是教育最美的姿态;书香,是校园最恒久的芬芳。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书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愿每一次悦读,都能在传承中绽放时代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