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书记三天调研,为河源发展支了哪些招?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建庭

河源,地处粤北山区,生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4月21日至23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河源市开展调研,充分肯定河源近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也为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问策支招。

09:18

黄坤明到河源调研 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 孟凡利参加有关活动

河源如何乘势而上、蓄势而进、聚势而强?有什么大招、妙招、实招?

(一)

一个地方的发展,选择在何处用力,至关重要。

河源被誉为“绿野仙踪”,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粤港重要饮用水源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3.26%,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上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这里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万绿湖,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

生态是河源的最大优势。一流的水质、一流的森林、一流的空气,让河源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同时也让其获得一系列“绿色名片”,比如“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等等。

对于河源来说,生态不仅是发展的基础、发展的优势,也是发展的着力点。

万绿湖风光

万绿湖风光

黄坤明这次调研始终聚焦一个主题——绿色崛起,不管是强调“加快绿色崛起步伐”,还是寄望“推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指向非常明显,要求非常明确。

什么是绿色崛起?简言之,就是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产业兴市、绿色兴业,深入挖掘好山好水蕴藏的潜能和价值,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绿色崛起,就是指引河源发展的大招。

(二)

绿色崛起是大方向,具体思路是什么?

黄坤明提出,吃生态饭、走产业路、借湾区力。这十二个字形象生动,道出了河源实现绿色崛起的前提、关键、机遇,堪称妙招。

吃生态饭——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源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好山好水如何“吃好喝好”?生态保护仍是第一位的,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要想办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努力把生态“高颜值”变为经济“高价值”。一句话,既要留住好山好水,又要走出致富新路,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端稳“金饭碗”。

走产业路——

绿色崛起不仅要绿色,还要崛起。崛起的关键在产业,因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无数案例证明了“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道理。黄坤明先后去到客茶谷茶园、紫金产业园区、连平产业园区调研,彰显了对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河源既要立足农业优势,繁荣农村经济;也要做好做强“一县一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借湾区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国家战略,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河源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的第一圈层,既有融湾的区位优势,也有借湾的便利条件。赣深高铁、龙龙高铁穿境而过,1小时可达广深,河源要善借湾区力,抓住产业转移机遇,从大湾区加快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吸引更多大湾区人来河源,带动当地农文旅产业发展。

这十二个字,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箴言。

(三)

方向既明,思路已清,行动则要实。

河源如何推动绿色崛起迈向新高度?黄坤明在调研期间主持召开座谈会,着眼全省大局,立足河源实际,从四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河源来说,这都是管用的实招。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水平,不断增强绿色崛起的内生动力。

目前,河源发展还相对有些落后,亟须建强产业发展平台,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水平,多措并举稳外贸、扩投资、促消费,更好支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既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聚链成群、积厚成势,推动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规模和水平;又要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农业高产高效、品牌化发展。

二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筑牢绿色崛起的坚固底盘。

黄坤明这次先后前往河源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河源高新区,深入镇村、园区、企业、红色遗址、项目建设现场等开展调研,非常关心县镇村的发展。河源要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切实抓好万绿湖保护开发、龙川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等重点任务,坚持功能强化和风貌提升并重,一体推进县镇村规划建设,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奋力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共创承载绿色崛起的美好家园。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绿色崛起,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因此,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毫不松懈抓好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眼下要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推动党员干部提升战斗力执行力,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好建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凝聚起推动河源绿色崛起的磅礴力量。

时间开启新的书写,静待河源绿色崛起!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