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古韵越秀”,诗词之夜让新潮邂逅经典

南方+

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一场贯通古今的诗词阅读盛宴在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拉开帷幕。

活动以“潮读经典”为主题,通过创新演绎展现越秀历史底蕴与时代特色,不仅为读者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更着力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为“老城市新活力”注入人文经济新动能。

活动由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指导,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越秀区图书馆、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荟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兰园诗社协办。

多元演绎推动诗词创新表达‌

一曲古筝韵,半卷水墨情。活动在丝弦轻拨中优雅启幕,千年词牌的古典韵味与现代音乐技法交融碰撞,化作跨越时空的悠长回响;舞蹈节目《笔墨丹青》中,舞者以刚劲招式为笔,行云流水的书法气韵为墨,为十五运会献上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礼赞;声乐与沙画的跨界联动令人眼前一亮,沙画艺术家在方寸沙台间勾勒出磅礴雪景,将听觉艺术转化为视觉盛宴,“看得见的诗性音乐”瞬间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当童声齐唱《上春山》《声声慢》上演,春山的灵动生机与词句间的婉约深情娓娓道来,令人沉醉……

本次活动遴选经典诗词,通过“墨武映诗魂”“沙画描词魄”“粤语吟经典”等形式,构建起可听、可看、可感的立体化诗词体验场景,让典籍中的诗词,从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经典流传,成为与潮流脉搏同频共振的当代时尚,让诗词之美“活”在当下、“潮”向未来,为广州这座“诗词之城”增色添彩。

“今晚的‘诗词之夜’太精彩了!我们一边品尝着醇香的咖啡,一边沉浸在诗词文化展演中,一边欣赏江景夜景。真是一场极致的美学享受。”参与活动的梁女士说道。

全民参与传承诗词文化

“我热爱诗词文化,经常来图书馆做志愿服务,整理书籍、引导读者、开展活动,都是在为传播诗词文化出力。我相信诗词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希望能带动更多人一起感受诗词之美,传承中华文化。”活动现场的志愿者小廖接受采访时说。

当天活动中,《历代名家咏越秀诗词选》赠书仪式成为亮点。这部选集精心收录南朝至明清164位诗人的328首佳作,字里行间流淌着越秀山水的灵韵,尽显岁月风华。活动现场,越秀区文联、兰园诗社分别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赠书,旨在借助图书馆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进一步加大对越秀诗词文化的推广力度。兰园诗社社长谢伟国、副秘书长杨洋在洞箫的伴奏下,用粤语为观众朗诵了选集的两首作品《菊坡精舍作》和《望江南词·超然台作》,粤语九声的婉转起伏中,诗词的旷达意韵次第绽放。观众仿佛看见羊城书院青砖上的月光,又随词人登上超然台远眺春水烟雨。方言的古雅音韵,让千年文脉在剧场中鲜活重生。

“越秀区‘诗词之夜’是我们推进全民阅读、助力‘诗词之城’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借此契机,我们也将加快构建‘政府统筹规划、图书馆资源赋能、社会多元参与’的协同机制,深入挖掘越秀诗词文化底蕴,大力推广越秀诗词文化,激发传统文化传承的全新活力。”越秀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畔悦读助力文商旅融合

“诗词之夜”作为2025年越秀区“悦读阅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子活动,也拉开了“诗词阅读周”的序幕。在越秀,千年城脉绵延不绝,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千年商脉繁荣兴盛。越秀区依托“三脉”资源,探索阵地共享、人才共育、资源互通、机制共建等创新模式,打造全国首个诗词图书馆体系,让诗韵浸润城市肌理。

“诗词阅读周”期间,通过开展诗词阅读分享、朗诵会、主题展览、雅集沙龙、电影赏析等多元化活动,激发市民游客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热情。同时,还提供图书文创展销、咖啡简餐服务、特色文旅资源推介等服务,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拉动文旅消费增长。

“我们深入挖掘越秀诗词文化内涵,将千年文脉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增长点,以文化赋能经济发展。”越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悦读阅秀’系列活动吸引超17万人次到越秀区参与阅读和消费,阅读正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超级链接’。”

采写:南方+记者 马艺天

摄影:欧广傑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叶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